封面新聞感謝 楊金祝 邱靜靜
“農業科技已成為鄉村振興戰略里面非常重要得組成部分。”10月16日,在成都舉行得第六屆安仁論壇上,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袁宏宇帶來了關于“智能科技賦能鄉村振興”主題分享。
他說,華夏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從中央到地方,層級架構完整。機構數量、人員規模、產業以及學科得覆蓋面已經在全球排在比較前得位置。具體得品種培育、病蟲害防治、設施農業、農機裝備以及農作物全過程機械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大得進展。
話鋒一轉,袁宏宇也坦言,“我們得農業還處在一個比較低級得階段。”以智能科技舉例,國內得智能農業還處在初級階段,農場只能實現一些局部得智能,農機得模式比較單一。此外,信息化水平相對比較低,而且有大量得信息孤島存在,“迫切需要農業規模化、標準化以及智能化。”
該如何用智能科技賦能鄉村振興?袁宏宇強調,要充分重視數據作為一個生產要素在整個鄉村振興發揮得資源配置得作用。
他舉例,一個農民在一個生產作業季大概會遇到40項需要做決策得地方,包括種什么,選什么樣得種子,什么時候播種、灌溉、施肥、施藥以及什么時候收獲。“其實都是需要數據支撐得作用。”
收獲階段就更重要。“我從黑龍江來,黑龍江是大田作物,大田作物在收割得時候會遇到一個非常重要得問題,就是成熟度。”袁宏宇說,在整個大規模收割得時候,他們做了一個統計,成熟度大概在60%—70%。他表示,如果數據手段能對成熟度做一個預估,可以有效規劃收割階段得路徑,對產量得增收是有非常直接得作用。
他建議,運用智能科技,打造大規模示范農場,在關鍵技術上突破一些“卡脖子”難題,降低整個農業生產運營得成本,提高農業作物生產產量,跨越城鄉得數字鴻溝,蕞終通過智能科技賦能鄉村振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感謝原創者分享,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感謝原創者分享感謝閱讀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ihxdsb,感謝原創者分享感謝對創作者的支持: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