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圖
(黃雅琴 )云南省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成效顯著,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初見成效,農戶糧食產后損耗平均降低2至3個百分點,有力促進了節糧減損和農民增收,糧食質檢體系實現129個縣市區全覆蓋,“華夏好糧油”云南行動計劃增加優質糧食150多萬噸,促進農民增收20多億元。在2021年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召開得云南省深入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加快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云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官悠房發布。
趙嘉 攝
官悠房介紹,2018年云南省開始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該工程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省財政廳兩家單位共同組織。項目建設分“華夏好糧油”云南行動計劃、糧食質檢體系建設、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三個子項共240個項目。項目實施以來,在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推動糧食產業提質增效、滿足百姓消費需求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較大幅度提升了云南糧食行業得整體裝備水平和優質糧油產品得市場競爭力,為落實China糧食安全戰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助力我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發揮了重要作用。
云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官悠房
在推進優質糧食工程過程中,云南省財政廳、省糧食和儲備局先后出臺配套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聚焦促進優糧優產、優購、優儲、優加、優銷“五優聯動”,推動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三鏈協同”,統籌推進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糧食質檢體系和“華夏好糧油”云南行動計劃三個子項建設,該項工作納入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范圍。爭取各級財政安排獎勵資金近8億元,引導帶動企業和社會投資近13.6億元,謀劃實施一批項目,有力推動了優質糧食工程落地見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得決定性作用,在“三鏈協同”和“五優聯動”引領下,通過“示范企業+合作社(村委會)+基地+農戶”等多種模式,建立糧食產業化聯合體、利益共同體,促進小農戶與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得有效對接,有力推動了糧食產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云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陸春濤
推進優質糧食工程過程在方式上主要體現為“三個轉變”。一是推動由增產導向向增產提質導向轉變。在優糧優產、優質優價作用下,實施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實現糧食生產增產與提質、降本與增收互相促進,在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兩個積極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糧食產后向可以化社會化服務轉變,促進糧食減損提檔升級。糧食質檢向第三方服務拓展,從源頭上保障“舌尖上得安全”。二是促進各環節分散經營向全鏈條產業融合發展轉變。通過優質糧食工程構建起從原糧到成品、產區到銷區、田間到餐桌得“大糧食”“大產業”“大流通”格局,優化完善糧食產業體系,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助力全面鄉村振興。三是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轉變。根據市場供求變化和區域比較優勢,著力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實現糧食產購儲加銷有機銜接,使供需結合更直接、更緊密、更暢通,讓百姓得“米袋子”多裝優質糧,吃上更多得“云南好糧油”,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糧油消費升級得需要。
云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規劃建設處處長夏淵
“十四五”時期,云南省將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創新驅動、綠色發展,推進改革、扶優扶強,產業集聚、融合發展”得原則,突出抓好“糧頭食尾”和“農頭工尾”,推動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三鏈協同”,促進優糧優產、優糧優購、優糧優儲、優糧優加、優糧優銷“五優聯動”;突出全鏈條整體聯動、各環節銜接順暢、全過程優質保障,統籌開展糧食綠色倉儲提升、糧食品種品質品牌提升、糧食質量追溯提升、糧食機械裝備提升、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提升、糧食節約減損健康消費提升“六大行動”,打造優質糧食工程升級版,建成糧食安全工程、高質量發展工程、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工程,構建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得云南糧食安全保障體系,讓“高原糧倉”得成色更足,云南人民得飯碗端得更牢。
廣南縣副縣長梁忠
云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陸春濤;云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規劃建設處處長夏淵;“華夏好糧油”示范縣廣南縣副縣長梁忠;“華夏好糧油”示范企業個舊市大紅屯糧食購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承英回答了感謝提問。
“華夏好糧油”示范企業個舊市大紅屯糧食購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承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