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喜訊!關稅再降,“洋年貨”要更便宜了
降稅第一單陸續入關
今年1月1日起,我國對850余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商品數量比2019年增長超過20%。
就在過去的幾天,各種享受新關稅的進口商品,已經從全國各地口岸陸續入關了。
1月1日,在烏魯木齊機場海關的業務受理大廳,海關關員正在為一單價值13389美元的航材類飛機配件進行通關,這也是烏魯木齊海關符合最新減稅政策的第一單貨物。
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海關綜合業務科科長 喻可為:這是飛機航材,原稅率是8%,現在執行的稅率是4%。
1月2日,寧波北侖口岸,降稅第一單,一批價值約2.8萬歐元的意大利進口非冷凍橙汁,也已經完成入關手續。現在寧波北侖口岸已有4家企業的十余票報關單完成申報。
寧波海關所屬北侖海關進口科科長 胡俊飛:干果類、冷凍水果、果汁等部分商品關稅稅率下調幅度達百分之五十幾以上。
1月2號,在首都機場海關的查驗區,查驗員正在對今年入關的第一單降稅生鮮貨物,進行檢查。
首都機場海關查驗處查驗六科主任科員 陳軼良:這一票是來自巴基斯坦的黑蟹,一共是125公斤,我們進行了全部的開拆查驗,確保進口貨物的食品安全。
這些進口商品,只是此次降稅涉及的一部分。1月1號開始,我國對850余項商品實施低于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商品數量比2019年增長超過20%,其中不少商品都涉及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凍豬肉進口關稅從12%降到8%,碧根果從24%到7%;牛油果從30%直降到7%。用于治療哮喘的生物堿類藥品和生產新型糖尿病治療藥品的原料實施零關稅。
首都機場海關通關處規范申報科科長 程麗坤:我們生鮮類的產品基本降幅都在1%到7%。日常進口量比較大的,包括抗癌藥品的藥品原料,都已經降到了零關稅。像降幅比較大的堅果類產品,最高的降幅能達到17%。
僅差一天 關稅成本節省近一半
新年關稅再次降低,在生產端,能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零部件及原材料的進口,也直接給進出口企業帶來了發展紅利。
朱建軍是一家進口飛機航材采購公司的經理,元旦這天,剛剛完成了一批進口航材的報關,他告訴記者,僅僅差了一天,這一單貨物,就給他們節省一半的關稅成本。
新疆南方航空進出口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報關部經理 朱建軍:以前應繳關稅是7萬多人民幣,實施新的稅率之后,只繳納關稅3萬多人民幣。這樣的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們飛機維護的成本,同時也提高了我們企業的經濟效益。
生鮮企業年降稅款超五百萬
同樣節省不少成本的,還有北京的高洪濤,做了整整20年進出口生鮮貿易,他見證了進口商品關稅政策的每一次調整。他的公司目前主要以黑蟹和凍三文魚為主要進口商品,因此這次關稅調整讓他受益頗多。
北京華儀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高洪濤:黑蟹每公斤稅款降下來是將近8塊錢人民幣吧,我們每天到300箱左右,每箱大概是16公斤,每天將近省3萬人民幣左右吧。像現在黑蟹和凍三文魚,加起來一年差不多省將近560萬元。
降稅促進進口量 企業搶商機
近年來,無論是關稅的調整,還是報關手續的便利,都讓進出口貿易商們的生意好做了許多。一些進口貿易商們告訴記者,伴隨著關稅的下降,進口商品的價格將大幅下降,未來國內的進口量也將進一步加大。
北京華儀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高洪濤:黑蟹它的銷售單價應該能降4到5塊錢一斤,本來它就是低價值產品,關稅降了這么多,就降價比較明顯了應該說。
寧波立拓進出口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戴軍:非冷凍類橙汁在國內的消費市場其實需求是非常大的,今年稅率從30%降到了15%,今年我們對于橙汁這一塊進得比往年要更多一點。
降稅紅利直通消費端 “洋年貨”更實惠
這已經是我國連續第4年在元旦調整進口商品關稅。近三年來,我國進口關稅的下調次數也已經超過10次,降稅步伐逐步加快。
關稅的連續下調,給國內的消費結構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
北京的崔女士告訴記者,近兩年從外孫的吃穿用度,到自己用的化妝品,她購買的進口商品越來越多,發現一些商品確實便宜了不少。
消費者 崔女士:兩年前,我買的時候進口凍蝦好像是90來塊錢,現在我一看這個價格,真是比過去便宜好多,你看這么大一盒現在才70多塊錢。
臨近春節,她也開始在進口商品中挑起了年貨。
消費者 崔女士:最近已經開始想一些年貨的東西了,像一些進口的魚,還有我家里的老人愛用進口的橄欖油。
數據顯示,目前有超過半數的消費者,進口食品在其食品消費中的比例超過10%。
北京蘇寧易購副總經理 魏昊:2019年,進口生鮮在年貨節期間增長達到73%。其中,智利車厘子增長達到了81%。
在北京一家超市內,進口商品的貨柜已經從兩年前的40多組,增加到了現在的80多組。肉魚乳品、休閑零食、品類豐富。
消費者 :現在進口食品越來越大眾化了。以前在超市里面進口商品比較少,現在我看琳瑯滿目的。
進口商品渠道更多元 購買更方便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食品進口來源地超過187個,2019年1到11月,韓國、歐盟進口商品額超過1萬億元,澳大利亞、美國超過7千億元, 巴西、德國超過5千億元。
北京家樂福馬連道店店長 蔣楠:我們整體的進口食品,其實已經比兩年前,從2千個商品,增長到現在的4千個商品。
面對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現在,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線下超市,日常上新和節日促銷,進口商品都已經必不可少。
消費者:現在就是說各種海淘平臺越來越多,包括一些進口商品其實不用通過海淘,正規的這種地方都可以買得到,挺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