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將爭取5年內更名為大學:農、工學科為優勢
以農、工學科為優勢的廣東省屬本科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提出,爭取在5年內基本完成白云校區二期建設,更名為大學,獲批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澎湃新聞注意到,早在2015年,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申請更名為“仲愷農業工程大學”的事項已獲廣東省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七屆二次會議同意,但并無后文。
南方網2020年1月4日消息稱,1月3日下午,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舉行第五屆董事會會議,第五屆董事會成員、學校黨政領導班子和師生代表參與并為白云校區二期工程培土奠基。筆者從活動上了解到,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明確建設農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服務廣東鄉村振興的辦學目標和定位,爭取在5年內基本完成白云校區二期建設,更名為大學,獲批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校長程萍在活動上介紹,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白云校區總建設面積為2100畝,總建筑面積55.7萬平方米。一期工程于2009年動工建設,已建設總建筑面積18.13萬平方米校舍,入駐11個學院,1.3萬余學生,有力改善了學校辦學條件。
1月3日,廣東省長馬興瑞也出席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第五屆董事會會議。他指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辦學歷史悠久,農工優勢突出,在廣東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承擔著重要使命。希望新一屆董事會繼續弘揚廖仲愷先生、何香凝先生“注重實踐、扶助農工”的精神,為學院建設發展出謀劃策、牽線搭橋,為提升學院發展水平注入新動能。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要以建設新時代特色鮮明的農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目標,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教學科研質量和水平,培養更多現代化農工人才,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提供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省委、省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為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官方資料顯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前身為仲愷農工學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近代民主革命先驅何香凝先生等提議、國民黨中央為紀念廖仲愷先生愛護農工的意愿而決定創辦的。學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長15年。1984年,經教育部、農牧漁業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定名“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國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題寫校名。2008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2015年7月,廣東省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第七屆第二次全體會議曾評議表決通過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申請更名為仲愷農業工程大學的事項,同批通過還有廣東藥學院申請更名廣東藥科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申請更名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廣東醫學院申請更名廣東醫科大學三項事項。
此后,廣東藥學院、廣東醫學院在2016年完成更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在2018年成功更名,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并未取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