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鴻鵠818芯片:小米電視千萬銷量面前的“水滴” 來源:腦極體
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 腦極體(ID:unity007),作者:藏狐
最近科技圈充滿了打了雞血的看客,而對象正是小米與榮耀這對“老冤家”,而整個故事中,也充滿了競技比賽的暴力美學——
Round1:12月20日,科技博主@笪屹超人 通過直播榮耀智慧屏 小米電視拆機PK,打破的不僅是智慧屏只有2個揚聲器的質疑,也打破了小米電視性價比的偽裝。
Round2:12月28日,數碼博主@李沛超 再次直播,在拆機中,2999元的榮耀智慧屏標準版全面勝出售價3699的小米電視5 Pro。
Round3:12月29日,科技達人@釗哥科普 用榮耀智慧屏標準版PK小米電視5,小米仍然不敵。
三場直播,算上小米手機直播過程中的斷流翻車,小米三局四敗,全盤皆輸。當然,這種簡單粗暴的“摩擦”不足以滿足看客們的好奇心,說回事件的主角——小米,此前高管們雖然酷愛做網紅,時有出人意料言論,但也少有在某一款產品上持續廝打、緊咬不放的先例。
小米的異常反應,關系到這三場直播的緣起,也側面書寫出了小米電視的不安與惶恐。
一塊電視屏幕背后的小米電視困局
如此直白地質疑音箱數量、直播公正性等,在酷愛口水戰的互聯網江湖中也并不常見。
畢竟,輿論戰總是圍繞某一款新品問世而掀起的,持續攻擊具體競品,無疑是為對手帶熱度,比如小米高管們就總是選在友商的新品發布會期間密集“挑刺”。
一般情況下,互撕若沒有實錘不應妄動,畢竟質疑點如果只需一場直播拆機就能讓大家將真相看個清清楚楚真真切切,豈不是自找打臉?從曠日持久的三場直播來看,小米電視兩款價位不同的旗艦,在榮耀智慧屏標準版面前都無招架之力,做沒做假一目了然,最怕空氣突然尷尬。
(小米電視 右側 的“性價比”拆機后,原來是凌亂的走線與任性的膠帶)
為什么在智能手機對戰中尚能保持“小呲怡情”,到了“大屏”上就開始貫徹“沒有毛病創造毛病也要挑”“不惜給友商送人頭”的冒進精神,榮耀智慧屏到底戳中了小米的哪塊“軟肋”,才激活了這樣的特異反應?
首先要知道,小米電視之于小米,是“不可受挫之重”。以小米電視為核心的小米AIoT在小米公司的權重越來越大,不僅在其物聯網生態貢獻了最高的客單價,作為銷量最穩固的產品,也成為小米財報中最好看的那部分。小米手機遭遇寒冬,但小米電視卻有不錯的成績。在2020年的第一個工作日,雷軍和李肖爽共同慶祝了小米電視2019年出貨量破1000萬的成績。
一邊是拆機直播大戰小米全面落敗,性價比根基遭受用戶質疑;另一邊是歡天喜地慶祝千萬出貨量。此情此景,耐人尋味。
盡管小米電視戰績斐然,但面對后起之秀,如果沒有差別優勢,很可能剛剛開始變現就要被截胡了。
榮耀智慧屏作為行業新貴橫空出世,很可能讓手機的故事在電視上重演,也許不用多久,智能電視領域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吃過虧的小米不得不警覺起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小米電視的未來之路,
可能缺少一本“成語詞典”
小米異于往常的恐慌,某種程度也反映了小米電視的整體困境,或許可以用三個成語來幫助理解:
成語一:田忌賽馬。
戰國時期,孫臏曾以三匹馬巧妙贏得了齊國將軍田忌的千金賭注。他的策略也為人所熟知——“以君之下駟與彼上駟,取君上駟與彼中駟,取君中駟與彼下駟”。就是下對上,上對中,中對下,一場敗而兩場勝。
小米曾經有過“營銷力”這匹上等馬,短時期內PK掉了不少傳統行業的下等馬,用當時雷軍的話來說,小米贏在“效率”。但賽道會變幻,馬匹也會折舊。在AIoT的賽場上,技術才是目前公認的、動力最強的良駒,但進軍電視領域6年,做到行業領先的小米,究竟對技術投入了多少?且不說和國際廠商競爭,就是與國內品牌對比,優勢又有多少?小米電視當年的高配置為什么現在都消失了?憑心而論,小米對電視行業的發展到底貢獻了多少?以營銷打天下的同時,技術這塊短板補了嗎?
缺少了那匹沖刺行業天花板的技術良駒,恐怕會成為小米電視的最大掣肘。
小米需要找回的第二個成語:愚公移山。
歸根結底,電視品牌的點滴技術進展,都需要長時間的投入,沒有一點“愚公精神”是不行的。
而小米的“聰明”,也讓其在尋找捷徑的同時,與時代寶藏兜了一個大圈子。
小米用做手機的經驗來做電視,一個組裝新星迅速崛起,失去了樂視電視這個競爭對手,小米電視更是如魚得水。也許是環境實在太好了,也許是做芯片真的太難了,小米電視并沒有選擇做自己的電視芯片。
早在2014年雷軍就在內部提出了小米要做手機芯片的口號,由旗下松果公司歷時28個月完成了自主研發的SoC芯片“澎湃S1”, 并用在了小米5C手機當中。
與敢于手握重金“砸”研發的科技企業不同,小米對研發這只“吞金獸”的熱情很快消弭,“把芯片按沙子的價格賣”也成了經久不衰的笑談。近三年研發投入占收入的比例持續下滑,分別為2.26%、3.07%、2.75%。
以這次拆機直播大戰為例,小米電視搭載的低端電視芯片在海思旗艦級的鴻鵠818芯片面前毫無招架之力,畢竟海思這款芯片的上一代產品還用在了夏普價格高達8萬元的高端電視上。在電視芯片領域暫時還沒有布局意識的小米,還在用聯合研發,12nm等字眼去營銷這款Amlogic T972,但實際表現力如何,大家也有目共睹。在開關機速度、應用安裝速度、4K和8K視頻解碼、MEMC功能等芯片相關的項目,小米電視全面落敗。誠然海思的這款鴻鵠818芯片很強,但小米這幾年的表現是不是也有一些“不思進取”的意思?
小米電視的技術短板也體現到具象的用戶體驗中,可以看到在拆機PK直播里,小米電視5 Pro只能播放“特供”的8K視頻,而榮耀通過鴻鵠818智慧芯片的運算能力,配合SR超分辨率等多種AI算法,軟硬協同來完成8K片源的流暢播放,表現力一目了然。
正是因為沒有“愚公移山”的耐心,讓小米電視喪失了與榮耀智慧屏硬碰硬的能力,這樣的正面沖突將長期存在,以后再遇到拆機怎么辦?小米還能經受住幾次拆機的打擊?
小米缺失的第三個成語:刻舟求劍。
縱觀小米公司,無論手機還是電視,都不難看到三個大字——性價比。
這延續了小米成立初期,以貼近成本的硬件產品獲取海量用戶的“流量變現”策略。然而時過境遷,這種追求“極致性價比”的思維,卻很難鑄就出小米電視未來的輝煌。
首先,這種“躺著賺錢”的模式需要龐大的用戶體量,這意味著在手機生態之上,物聯網巨頭需要在智能化與萬物互聯上擁有拿得出手的服務體驗。
比如電視大屏必不可少的語音交互能力,去年的AIoT開發者大會上,雷軍在現場演示中,連續問了三次“三個木是什么”后,小愛同學的回答都十分不著調,產品體驗卻委實與業界NLP水準拉開了距離。
“性價比”的另一個潛臺詞,是消費者追求的是相對的低價,而不是絕對的低價。
小米“為了性價比而性價比”的背后,也枉顧了部分米粉們的品質升級需求。
與此同時,價格與質量的相對比率都會隨著行業標準的遷移而變化。小米電視的2*8W音箱在早期可能還能算是性價比之選,但伴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世面主流都已經達到了2*9音箱的標準,榮耀智慧屏更是憑借6個10W的揚聲器成為同檔位電視中的最高配置。相比起來,小米電視5的2*8W祖傳揚聲器配置,非要假裝看不到并攻擊別人實打實的配置碾壓和軟硬件創新,無疑是鴕鳥行為了。
“低價”的前提,是提供符合用戶權益和現實訴求的產品,這才能稱之為“性價比”。而在用戶看不到的地方做減法、透支產業鏈升級潛力、為了利潤降低產品成本與質量,從長遠來看,無疑都會促使新老用戶逃離品牌。
總而言之,曾經幫助小米大殺四方的“性價比”魔咒,已經調轉方向成為揮向自身未來的利刃,而無數時代的饋贈也被小米遺落在時間的河流中。
或許,小米是時候放下“性價比”這個有力武器,思考如何走出一條以技術為核心的道路。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donews)
加載中... 視頻 直播 美圖 博客 看點 政務 搞笑 八卦 情感 旅游 佛學 眾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