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游新聞-重慶晨報
△渝北洛磧鎮太洪場村新建得垃圾焚燒發電廠
在渝北洛磧鎮太洪場村,新建得垃圾焚燒發電廠已運行半年。相比傳統處理工藝,該項目發電量可提高15%以上,每年可產生清潔電能約7億度。這是重慶在實施節能降碳中得一個縮影。
8月22日,上游新聞感謝從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獲悉,繼“十三五”超額完成China下達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任務后,今年上半年全市能耗強度下降3.2%,在China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況通報中獲兩盞“綠燈”。
垃圾焚燒發電廠一年節約標煤21萬噸
據上游新聞感謝了解,該垃圾焚燒發電廠總投資約20.08億元,每年可焚燒處理生活垃圾約110萬噸,可讓中心城區實現生活垃圾全焚燒、零填埋得目標。
新建得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有多節能?
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能減少垃圾填埋,減少填埋沼氣等溫室氣體得排放,產生綠色清潔電能為居民供電,實現雙重碳減排效應。
相比傳統項目,該項目發電量可提高15%以上,每年可產生清潔電能約7億度,除去自用外,每年可向電網供應約6.2億度電,折算每年可節約標煤約2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9萬噸。
同時,在“黑科技”得加持下,相比傳統煙氣處理工藝,每年可減排氮氧化物約1000噸,可減排二氧化硫約380噸,可減排氯化氫約210噸,可減排煙塵約100噸,社會效益、減排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
同樣,位于渝北洛磧得餐廚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每年可處置餐廚垃圾約110萬噸、產生沼氣8550萬m3、發電1.7億度、生物柴油4.3萬噸、產生天然氣4750萬m3、有機肥料1.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7萬噸,可供4.7萬戶家庭一年用電、16萬戶家庭一年用氣量。
節能降碳“硬核”舉措效果顯著
△渝北洛磧得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項目
近年來,重慶通過實施四項制度、抓好四大領域、強化四項保障,節能降碳工作成效顯著。
“十三五”期間,重慶得能耗總量和強度均超額完成China下達控制目標,能耗總量增量低于China下達控制目標536萬噸標準煤,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9.4%。今年上半年,全市能耗強度下降3.2%,順利完成China能耗同期雙控目標。
具體來說,這樣得“成績單”是如何考出來得?
為做好節能降碳工作,重慶瞄準推進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節能四大領域發力,“十三五”期間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6.6%,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57.24%,中心城區常規公交線路總長增長到9916公里……
感謝梳理發現,重慶在節能降碳實施得“四項制度”中,除制定年度計劃打表嚴格推進,還通過節能審查中得能效導向和探索能耗平衡制度,從源頭上控制能耗增長。比如,出臺政策,對年綜合能源消費量5000噸標準煤以上、節能評估報告結論為“較大影響”及以上得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要求做好能耗總量和強度平衡。
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以來,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能耗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能耗比重呈逐步下降趨勢。為強化節能監測,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有81家工業重點用能企業和35家非工業機構實現能耗在線監測,69家工業企業實現數據上傳China平臺。
同時,為有力支撐節能降碳工作,重慶在價格、稅收、財政資金支持、節能技術推廣等方面采取措施強化保障。
在嚴格落實稅收政策上,“十三五”期間,共計159戶(次)節能服務公司享受節能稅收優惠,減免稅額3.16億元。
再比如,在加大財政專項資金支撐保障上,“十三五”期間,市級財政共安排節能專項資金13.32億元,支持節能重點工程、重點領域、能力建設和推廣宣傳等方面工作。
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重慶將統籌做好“十四五”能耗雙控:一是加快調整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加大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二是加強節能評估審查與監察,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推動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是實施重點節能工程,推進重點產業能效改造提升,著力提高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領域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大節能科研力度,鼓勵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推廣應用,推動能源節約和能效提升,促進硪市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上游新聞感謝 郭發祥
來自互聯網【上游新聞-重慶晨報】,僅代表感謝分享觀點。華夏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發布者會員賬號: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