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準直接利好銀行板塊
銀行股將迎“春季行情”
《紅周刊》:銀行股一直是市場中估值最低甚至大規模破凈的板塊,您認為壓制銀行股估值及股價表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徐敬(北京金百镕投資金融行業分析師):銀行股確實是市場中估值最低的板塊,但并不是長時間橫盤或者股價表現不好的板塊,統計2005-2019年29個行業15年來的整體漲幅,銀行指數漲幅1292.02%,居全市場第三,僅次于食品飲料(2955.55%)和家電(1863.67%)指數,所以說長期持有A股銀行股也能有非常可觀的回報(年復合約19.19%),只是因為銀行股流通盤大漲得慢而已。
至于銀行股估值低甚至大規模破凈的問題,個人認為一方面與A股整體的估值中樞下移有關;另一方與其高杠桿的經營模式有關,銀行動輒十幾倍的經營杠桿使得投資者給予了銀行股一定程度的風險折價。
董寶珍(否極泰基金總經理):銀行股的低估值與當前市場上部分“沉浸于恐懼中的非理性因素”有關。因為銀行業經營此前遭受了雙重打擊,既有資產質量惡化,又有息差暴跌帶來的收入萎縮,而現在收入已經開始兩位數增長,資產質量也開始緩慢好轉。但很多非理性因素并不愿意相信銀行業資產質量與業績好轉的事實,仍然深陷對利空的恐懼中無法自拔,加上人們的“從眾心理”,導致這塊優質的估值洼地遲遲沒有資金的駐足。
王劍(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大家比較熟悉的是把ROE跟PB做比較,認為ROE越高的個股或者行業,它的PB一般來說應該是更高的,因為盈利能力越強的資產就應該賣的更貴,所以大致的正比關系是成立的。但是對銀行業來說,我們還需要考慮ROA。銀行業跟其他行業有一點很不同,雖然ROE比較高,但是ROA不高,銀行是靠財務杠桿獲取回報的一門生意,這樣的生意在全世界都被認為是風險偏高的,在這樣的邏輯下,PB是會比較低的。
《紅周刊》:在央行元旦“降準紅包”的刺激下,您認為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第一季度,銀行股能否一改往日頹勢,迎來春季行情?
周隆剛(華創證券策略分析師):我們看好春季行情中銀行板塊的表現。銀行板塊具有高穩定ROE特征,長期配置價值顯著,且當前銀行估值水平仍處于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水平。近期經濟改善預期、央行降準等因素,都有利于提升銀行板塊的市場風險偏好。
徐敬(北京金百镕投資金融行業分析師):今年一季度的行情很難預測,但是未來三五年銀行股跑贏多數行業的概率比較大,一方面銀行股有低估值的優勢,更重要的是銀行的盈利能力比大多數行業優秀,ROE指標領先于大部分公司。
王劍(國信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所謂的春季行情在我看來可能是一個估值切換的模型,因為銀行股的ROE在10%以上,所以隨著每一期報表的推進,每股凈資產是逐季上升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的價格不變,PB會逐季下行,當它下行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能會引起市場的關注,市場會開始買入它,形成一些行情。這種現象其實經常會發生,尤其在年初的時候。
梁中華(中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我們不認為銀行這類周期性板塊會具備春季行情。因為宏觀經濟未來還是會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尤其是房地產市場將面臨均值回歸。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銀行這類周期股頂多是迎來一場“估值修復”,很難在此基礎上繼續走高。所以整體來看,我們認為銀行股沒有太大的機會。
林園(深圳林園投資董事長、《紅周刊》榮譽顧問):銀行這個板塊短期來看投資風險不大,但是收益率較低,我對這個板塊的股票不是很感興趣。不過我買了很多銀行的可轉債,因為銀行的可轉債產品風險低、易操作,我們通常會選擇這些產品進行組合,基本上大小銀行的可轉債我們都有買入。
————
兩類銀行股投資潛力最大
買“便宜”不如買“優質”
《紅周刊》:2019年銀行股中漲幅居前三位的分別是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招商銀行,此外常熟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的年內漲幅也超過了30%。對于一些估值水平較低的中小銀行股是否可以買入?
徐敬(北京金百镕投資金融行業分析師):選銀行股要么選已經很優秀的個股,通常有著行業最高的盈利能力(ROE)和風險控制能力(撥備覆蓋率),如招商銀行和寧波銀行;要么選能力正在不斷提升越來越好但估值又不貴的。
如平安銀行,該行近幾年零售業務發展迅速,同時又處理掉了很多存量問題,但是去年最便宜的時候不到0.7PB。又如專注小微業務、風控優秀且還在擴張期的常熟銀行,以及興業銀行。興業銀行的同業業務已壓縮多年接近尾聲,目前正在處理一些存量風險,并且在未來降息周期成本端獲益可能最大。
周隆剛(華創證券策略分析師):頭部銀行相對更加穩定,從配置底倉看是首選,不過中小型銀行的彈性要更強一些。對于不同的投資者而言,選擇邏輯不一樣。
《紅周刊》:很多投資人認為其選擇銀行股的唯一理由就是“便宜”,您認可這一買入邏輯嗎?您認為除了市場一致看好的招商銀行之外,還有哪些銀行股值得關注?
徐敬(北京金百镕投資金融行業分析師):投資銀行和其他股票的邏輯都一樣,最好還是選擇優質標的,便宜不是第一要素。一個季度或者一年的股價表現更大程度上是市場投票的結果。個人判斷能力有限,但是從中長期來看,結合我剛才提到的銀行板塊選股邏輯,平安銀行、常熟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興業銀行這些標的都是值得投資的。
董寶珍(否極泰基金總經理):五大國有行和八大股份制銀行這些頭部銀行的投資價值是毋庸置疑的,我們通過大量的案例和數據分析發現,上述頭部銀行的新增逾期額都已經不再創新高了,中國銀行業資產質量最困難的時刻從2015年就已經“載入史冊”了。不過國有大行貸款的資產質量整體上要好于股份制銀行,2015年之后股份行的新增逾期不再創新高,但是它還是在高位不斷的暴露,需要用時間消化問題資產。
當然,一些中小型銀行也是具有投資價值的,因為中國銀行業已經進入了整體復蘇期。我們分析了中國經濟最糟糕的地方——東三省銀行業的經營狀態。東三省最近幾年的經濟發展情況是全國最差的,但東三省銀監局數據反映東三省銀行業凈利潤已經恢復性增長。
整個東三省銀行業的凈利潤在過去四五年,先發生了明顯的衰退,然后在進入2019年后又明顯地向上回升。大型銀行在東北地區的經營數據也證明,東北地區的資產質量問題已經趨于出清。在全國經濟表現“最差”的地方,銀行業的經營狀況都在不斷改善,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呢?
(文中涉及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入或賣出推薦,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