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國際油價可以說是跌宕起伏。而油市中最受關注的一個“常態”就是美國原油的供應過剩。在2019年,以美國為代表的非OPEC產油國供應出現了急劇增長,石油市場供應過剩一度成為常態。與此同時,受到經濟變化以及新能源興起的影響,國際石油需求增速一直都在放緩,對需求低迷的悲觀情緒一直都有充斥著市場,所以美國原油的消耗變得愈發無力。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新增煉油產能大概有190萬桶/日,年度增幅創下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尤其是美國原油的產量,在2019年的增速可以說是非常快的,國際油價甚至一度因為美國原油產量的大幅度增加而出現了降低。
但戲劇性的是,2019年石油需求同比增幅僅為90萬桶/日,不僅遠低于年初各種專業機構推算出來的預期,甚至還創下了20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也正是因為如此,美國還是比較“受傷”的,畢竟在2019年產出了那么多石油,卻正好碰上了國際石油需求的降低,如果需求按照這樣的趨勢一直萎靡不振的話,美國很有可能會因此而承受一定的損失。
在這種時候,中國就成為了石油庫存消耗的“希望”。
根據專家預測,預計2020年全球石油供應端將會繼續增長,其中,最大增量將來自于美國。而需求端的增長水平有可能較2019年會有一定的回升,但依舊會低于2004年至今的平均水平,而2020年需求端的最大增量源頭則是中國。也就是說,如果美國想要進一步消耗原油庫存的話,就要把主要方向轉向中國了。
當然,世界上消耗石油的國家有很多,只不過在2020年的石油交易中,美國可能在很多國家之間都不會那么順利。就像是美國和伊朗的石油交易就有很大的可能會出現阻礙,包括其他很多國家接下來對于石油的進口量可能會隨著需求的減少而減少的。而中國作為2020年石油需求端的最大增量源頭,自然會被寄予厚望。
那么2020年油價會有怎樣的變化呢?
其實從2019年國際油價的變化趨勢來看,美國原油的供應過剩終究還是會對油價進行“沖擊”的,尤其是在油價的產量增速放快的時候,國際油價的降幅就會比較大。但是現在美國已經開始逐步在原油方面減產,包括沙特、阿聯酋等中東產油國也在主動減產。這樣一來,可能國際原油在短時間內不會那么容易下跌了。
至于國內油價的走向,從2019年的走向上來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國際油價的影響,但是影響的力度是微乎其微的,更多的是還是會受到國內成品油需求的影響。因此,預計在短時間內,國內油價的變化還會順應2019年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