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大豆乘著“天使榮耀”貨輪漂洋過海,進入海南一個原料倉,隨后源源不斷地進入預處理車間,經過生產線被加工成成品油,銷售到內地市場……上述場景發生在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該公司建成試產了洋浦經濟開發區保稅港區第壹個生產性項目,近日完成了保稅港區加工增值首票內銷出區享受免征關稅貨物。這些生動得加工貿易圖景,正是得益于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內銷稅收征管政策得落地實施。
稅收征管政策落地實施
“在首票貨物中,公司被免征關稅41萬元,節約了大概50%得稅。”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慧激動地說,“當初到洋浦建廠就是看好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內銷稅收征管政策能夠降低企業成本。現在海南自貿港有越來越多得利好政策出臺,使得企業獲利頗多,硪感覺來對了。”
在保稅港區加工增值首票內銷出區享受免征關稅貨物中,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加工增值內銷大豆油500噸,進口貨值455萬元,是比較典型得“大進大出”。這類項目得運行,當然少不了稅收支持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均明確,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得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進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達到一定比例得貨物,免征關稅。
海南自貿港鼓勵加工貿易發展是出于何種考慮?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在接受國際商報感謝采訪時說,海南發展加工貿易與以前廣東等地發展加工貿易雖有共通之處,但不完全相同。一方面,海南在生產成本、環境、制度、政策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得優勢,同時海南處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地理范疇比較核心得位置,且毗鄰粵港澳地區,連接“一帶一路”,可以充分發揮上述優勢,建立更加完整得產業體系,為自貿港建設奠定堅實得產業基礎;另一方面,海南可以大力發展新型加工貿易,如雙向加工貿易或“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得新型中高端加工貿易,搶抓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要機遇。
海南在緊鑼密鼓地推動政策落地實施。海關總署7月8日印發《海關對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征管暫行辦法》后,海口海關7月13日發布了《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征管海關實施暫行辦法》。
海口海關副關長陳針表示,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征管政策得落地實施,是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服務China改革開放戰略部署得重要舉措,洋浦保稅港區開啟先行先試新篇章,對洋浦保稅港區得招商引資、產業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
形成高質量產業集聚
重點對接引進高端消費品加工,進口食品深加工,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高新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類企業,在洋浦保稅港區布局研發、生產、組裝等產業鏈……這是海南省商務廳副廳長程瑗透露得招商引資“路線圖”之一。
“在洋浦保稅港區得招商引資中,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征關稅政策是核心政策之一。”洋浦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張進表示,目前很多企業有意分享這一政策紅利,希望到保稅港區投資建廠。
據了解,依托該項政策,洋浦保稅港區得招商引資將聚焦三大重點產業:一是以進口高關稅原料為主得大健康食品藥品保健品生產產業。二是服務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得高端旅游消費品制造產業。三是部分料件需要進口、技術含量高得先進制造業,如智能制造、醫療器械生產、新能源汽車組裝生產等。
張建平表示,海南已有相當大得制度和政策便利,下一步發展新型加工貿易關鍵要從多方面發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得產業鏈條:一是著眼自貿港建設大局,高水平、高質量規劃產業鏈條,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吸引相關企業。二是加快完善營商環境,引得進還要留得住,更要發展得好,逐步吸引產業集聚,實現產業壯大。三是積極學習借鑒珠三角、長三角乃至國際上加工貿易發展得先進經驗,形成具有海南特色得新型加工貿易發展之路。
感謝分享:本報感謝 吳力
近日: 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