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湖州1月4日電(記者 施紫楠 通訊員 胡旦 張卉)在浙江湖州安吉大山深處,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一個用金屬和巖石組成的空間里,一群用情懷創(chuàng)造未來的建設(shè)者正在片刻不停地忙碌著。女生周菂,便是其中一員。
周菂的操作間 張卉 攝20歲的周菂是一名橋機操作員,操作間在工地最高處,而她的工作,就是操作橋機完成各種大物、重物的挪移對接工作。這不僅需要高度的專注力,更需要沉著冷靜。
在簡易的員工休息室里,工人們的水杯集中放在長桌一隅,屬于周菂的粉紅色水杯特別顯眼,一如周菂本人。
在大多數(shù)人的認知中,20歲女生一天的開始,可能是畫個美美的妝,捧著書本走進教室;而周菂,則是戴上安全帽,坐上兩點一線的班車,來到這個巖石與鋼鐵的世界。
周菂在操作橋機 張卉 攝簡易樓梯一級級向上,轉(zhuǎn)彎,再轉(zhuǎn)彎,樓梯的盡頭便是整個施工現(xiàn)場的最高處。這里的視野很好,可以俯瞰全景,但對于周菂來說,這些都是她要克服的障礙,不僅僅是高度,還有操作的精細度。
在橋機上,周菂低著頭,努力分辨目標物,那是一個藍色的油桶,從她的位置往下看,不過電池大小。對講機里不時發(fā)出指令,她專注地看著油桶,依據(jù)指令控制操縱桿,勾起,勾落,精準利落。
當被問及以肉眼無法判斷的情況下,如何確定油桶吊起的高度時,周菂簡單回答,“看影子,找參照物。”這簡單幾個字的背后,是她無數(shù)經(jīng)驗積累下的篤定。
不可否認,這是個鮮少有女生會選擇的工種,不僅僅因為工作內(nèi)容,更在于工作環(huán)境。“我們是跟著工程走的,這一個工程結(jié)束了,我們就到下一個工地去。”“游牧式”的工作方式,周菂與世界鏈接更多的是依靠手機。
周菂與同事 張卉 攝不忙的時候,周菂每月會有兩天的假期,愛看電影的她會約上朋友去安吉縣城看一場電影。不過讓她困擾的是,“女孩子實在太少了,我只能約男孩子。”
在周菂的身上,有著超乎年齡的沉靜,也有著這個年紀孩子特有的活力與冀望。她說,我還年輕,還可以再苦一點。周圍機器的轟鳴聲,甚至超過了她的說話聲,但這句話,依然擲地有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