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襄陽的陳某和丈夫劉某協議離婚
可陳某萬萬沒想到
離婚五年后
她婚前購買的房子
依舊被前夫的父母霸占著
這是怎么回事呢?
借看孫子為由
在這起案件中,被執行人是申請執行人的前公婆。據陳某介紹,十幾年前她和丈夫劉某有了孩子后,公公婆婆便搬來一起住。
五年前,陳某和劉某協議離婚,協議中明確約定陳某婚前購買的這套房屋歸其個人所有。本以為這場糾紛能就此結束,可是,陳某的前公婆竟借著看孫子為由,拎著大包小包又住了進來。
拒絕退騰
執行法官:“我們受理案件以后,給(被執行人)經過傳訊、談話以后,被執行人以小孩沒人照顧,他的媽媽比較忙為由,一直堅持住在前兒媳婦的房子里面,拒絕騰退房屋。”
執行法官出面協商,可兩個老人還是不聽勸。陳某再次與前公婆進行溝通,被執行人又拿出了“新招”。
兩萬裝修款
申請執行人:“他說我就不搬,這房子有我兒子的,我出了錢,我以后死都死在這房子里面。
為了占房,兩個老人蠻橫相對,那么,當初買房時,他們是否出了錢呢?
申請執行人:“因為他(前公公)覺得房子裝修的時候,他(前公公)出了點錢,不到兩萬元吧!但是這個錢他交給他兒子了,他兒子沒有用于我們房子的裝修,他把錢全部借出去了,房子房貸都是我一個人出的,房子一直寫在我的名下。”
按照陳某的說法,前公婆拿出的這筆錢并沒有用于裝修。經執行法官核實,兩個老人也拿不出相關憑證。被執行人一直不愿搬離,樊城法院決定強制騰退。
幫公婆交錢租房
執行當天,由于被執行人在外務工,執行法官電話聯系上了他們。
執行法官:“當事人抵觸情緒比較大,我就及時地跟他大孫子講,你跟你爺爺溝通一下,盡管雙方父母離婚了,但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還是我們的親人,你們在里面起到一個調解的作用,下午被執行人及他的兒子也從外地趕回來了。通過我們的說服教育,他們就把他們的相關物品拿走了。”
考慮到兩個老人搬走后沒有住處,申請人陳某還幫他們租了房子,并交了兩個月租金。
新聞多看點
對于婚姻財產,你真的了解嗎?
婚前個人財產婚后產生的收益歸誰所有?
婚后父母出資所購房屋該判給誰?
劃重點↓↓↓
近日:襄陽播報(記者:段云鋒 通訊員:李欣蔓)、人民日報
原標題:《女子婚前個人房產,離婚5年仍遭公婆霸占……》
編輯:劉夢鴿 張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