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科技觀察】百度搜索功能正在被今日頭條、B站、小紅書及其他平臺吞噬。不是百度的海量信息不能滿足用戶,而是百度搜索的負面信息還沒有完全消除時,其他平臺迅速補位搜索功能,且市場反饋比百度更好。
百度是華夏互聯網市場的搜索鼻祖。但這么多年來,在搜索業務上似乎有創新惰性,甚至很難走出以廣告性質為主的搜索內容。或許,這是用戶分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互聯網不允許廣告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更是不現實的。百度因為當年魏則西事件引起軒然大波,而引發市場對其醫療廣告的質疑。
當然,百度是有“前科”的。被媒體曝出醫療廣告競價排名之后,百度醫療廣告屢遭病垢,屢次整改,但結果并不盡如人意。
今天的百度,在搜索功能上蕞大的對手莫過于今日頭條。并不是今日頭條做得有多優秀,而是他們充分吸取了此前的經驗而加以改良和完善,在搜索方面相對能夠得到用戶的信任。
目前百度仍是搜索行業的老大,但必須承認百度面臨的高壓。和今日頭條相比,百度敗在了三個方面:
首先,以醫療廣告為例,兩者的表現形式完全不同。百度容易讓用戶產生反感,而今日頭條則更容易讓人接受。
在百度上輸入“眼睛近視怎么治療”,頁面顯示的前幾條都是民營醫院的廣告內容。用戶點進去以后,會出現民營醫院的網頁或出現對話框,與患者直接交流。
在今日頭條上輸入同樣的內容,第壹頁的內容多是不同醫院三甲醫院的主治醫生回答的相關內容。點擊內容發現,這些醫生有的是在醫療在線平臺上回答的用戶提問,有的是可以自媒體或其他第三方平臺的內容。而醫療在線平臺顯然是廣告。
搜索同樣的內容,為什么今日頭條更容易讓人接受?原因是百度民營醫療機構本身就風評欠佳,而且用戶點進去以后,會直接出現對話框,用戶往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今日頭條上搜的內容相對更務實一些,而且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某某三甲醫院的主治醫生這樣的內容,這些內容更有建設性。即使是軟文,但卻是讀者有閱讀興趣的。
從信任度來看,后者對患者更容易產生信任感,而對百度會有排斥心理。今日頭條在內容營銷上似乎更勝一籌,更懂用心理。
其次,移動互聯網盛行,導致百度搜索紅利消失。
在如今流量為王的時代,搜索作為流量的入口,也被賦予了比搜索本身還要“可貴”的價值。一位資深互聯網從業人員分析認為,百度之所以能長期占有市場,“是因為它入場時間蕞早,牢牢占領了大批流量,培養了用戶習慣。除非有一款從根本上顛覆現有搜索模式的產品出現,否則想撬動百度的搜索地位實在是困難。”而今日頭條的出現,也恰恰能夠從根本上顛覆百度的存在。
在傳統PC時代,百度搜索引擎是人們進入垂直領域網站獲取內容的主要入口。然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細分領域的APP都掌握了更具價值的信息并形成生態圈,此前百度搜索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日益弱化。
在APP盛行的今天,百度是可以替代的。與此同時,今日頭條依托抖音、西瓜視頻、今日頭條APP等多生態,包括其他類型的APP等,都會擁有大流量的用戶堆積,在移動端有了更為出色的信息獲取以及流量優勢,這勢必會分流百度搜索的用戶。
相較于百度搜索充斥的廣告而言,今日頭條的搜索更傾向于內容導向。比如,我們分別在百度和今日頭條內搜索“近視眼怎么恢復”的相關問題。在百度界面上,更多的是以廣告形式出現,而在今日頭條上更多的是各種醫學可能的相關回答。兩相對比之下,消費者自然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
百度在搜索領域依然有可能嗎?優勢,但如果百度搜索不做出改變,不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市場份額或將進一步下滑。今日頭條的搜索功能并不完美,不過和百度相比,他們的內容值得百度學習,這也是很多網民喜歡用今日頭條搜索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來自互聯網于藍科技 未經授權任何網站及平臺不得轉載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