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發起的跨境易貨貿易聯盟正式成立,跨境易貨貿易平臺啟動。據介紹,該聯盟的成立有利于解決易貨貿易中信息孤島、盈利模式單一、交易對象受限等困難,通過提供信息共享、交易撮合、法律咨詢、品控管理、評價估值、供應鏈服務等一體化全鏈路服務平臺,力求實現跨境易貨貿易鏈、價值鏈和供應鏈三鏈合一,打造共識、共享、共贏、共擔的跨境易貨貿易全球生態圈。
跨境易貨貿易平臺啟動儀式現場 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管委 供圖
據跨境易貨貿易聯盟秘書長王繪介紹,在出口貿易中,由于一些國家沒有外匯儲備或當地貨幣在國際市場不流通等情況,只能采取以貨換貨的交易方式,這一過程中需要一個貿易雙方都認可的權威計價系統和物流儲存場所,聯盟打造的平臺有助于實現信息共享,規避風險,從而在貿易中實現等價交換。
與此同時,由于企業在出口和進口方面各有所長,一些從國外換回來的產品可能沒有渠道轉賣。“這時,企業可以將這部分產品在平臺上及時發布,匹配國內需求,讓進口和出口相結合,從而打破原有單一的盈利模式,實現復合盈利?!?王繪說。
“此外,該平臺還利于打破交易對象受限,如中國出口非洲的農產品,換回當地的產品,再出口到其他國家,實現價值互換?!?王繪補充說。
據了解,跨境易貨貿易聯盟是青島自貿片區管委聯合青島澳柯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雙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青建集團股份公司、等單位機構,共同發起設立,首批會員92家,來自德國、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加納等11個國家和地區,境外17家,境內75 家,涵蓋國際貿易、物流運輸、科技研發、科研機構等多個行業領域。
現代易貨貿易始于20世紀50年代,易貨貿易額已占到世界貿易總額的30%,全球至少80%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易貨部,世界著名股票交易所65%的上市公司都在利用易貨貿易減少現金支出與庫存,開發新市場。根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2020年國際易貨交易額達8973億元。(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