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聯網行業可謂是翻天覆地。在通過一根網線,一臺電腦就可以找到用戶的平臺上,互聯網曾經成就了多少創業天才,如今又解決了多少人的就業。可惜互聯網的紅利期在反壟斷的浪潮中逐漸走到終點。
互聯網變天了
之前,一直傳聞互聯網反壟斷。一時間互聯網大平臺紛紛瑟瑟發抖。工信部門領導表示,已經啟動了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的專項整治行動,屏蔽鏈接是這次重點整治的問題之一。這讓競爭對手間的屏蔽外鏈惡行得到了充分的管理。這樣就是說,或許不久,淘寶的鏈接會出現在京東或者微信的APP上。美團和餓了么的菜單會在對方的平臺上呈現。想想都覺得和諧美滿。
另一個受到嚴格整治的行業便是在線教育。當然,教育培訓在大規模整頓下,迎來滅頂之災的又何止是線上教育?但是關于中小學生的各種教育幾乎已經退出了互聯網的市場。當互聯網、電商早已經成了傳統行業的今天。我們創業和投資考慮更多的該是產業和行業。
這么看來,互聯網在競爭規則和創業的選擇上,都開始變天了。財富換了大門,我們需要重新尋找開啟財富之門的鑰匙。那么,財富究竟開始向哪個方向開始轉移了呢?
發展的重點轉向產業
以區域、基建為重點的發展現在開始轉向以產業、行業為重點的發展。
例如:提到中國的三大都市。現在我們更多的想到的是各個名勝景點。已經有名的商務寫字樓,時尚購物街,還有各種娛樂場所。當然,我們必須得承認,一個大都市的面貌就是從這些基建和區域風貌來體現的。為何北京是國際化的大都市?這和北京的建設發展是密切相關的。
美好的事物都是有辛勤的付出來供養的。曾經有人問:北京、上海雖然美好,可它們能自己養活自己嗎?
這個問題特別現實。大的城市之所以富足時尚是因為四周的城市來供養它。這就是為何提起三大都市我們只能想到那里的基建和風貌卻想不到那里出了什么特色產品的原因。
換個角度再來看看。提到杭州,我們不再想到西湖,而是想到淘寶。提到上海、深圳,我們想到的是股市交易所。還有我們的世界品牌--華為。
在過去數十年,中國在大力發展基建領域,那些是需要巨大的資金來拉動的。而我們制造業和產業上的產出并不多。這也是比較堪憂的。
所以,中國在接下來的發展階段中,展開了新的篇章。經濟要從被拉動進入高效階段。就是,讓產業帶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