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一個段子說:如果你發現身邊的女性朋友突然失聯,那多半是因為她家孩子上小學了。
作為過來人,深深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孩子還小的時候,媽媽還能時不時發個朋友圈曬曬娃、秀一秀親子互動,娃一旦開始進入小學,就不怎么曬娃了,畢竟放學后媽媽要輔導(或監督)娃寫作業,周末可能還要奔赴各種培訓班或興趣班,孩子忙,大人也跟著忙。
女人為了家庭為了孩子要付出很多,她們需要朋友嗎?當然需要。可是曾經的閨蜜不是在老家就是在其它城市,新的朋友哪里來?別急,孩子能給介紹。
中年寶媽的朋友,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她們就是“孩子同學的媽媽”。有哪個中年寶媽(無論她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會否認,自己的朋友圈不是由孩子的朋友圈決定的呢?
全職媽媽就不用說了,就算是職場媽媽,周末的時間也是留給孩子的,孩子在學習之余,也有社交需求,周末沒課的時候孩子們相約一起玩耍,誰和誰關系好,直接決定了哪些大人可以在一起組局。
孩子玩不到一起的,大人之間也肯定不會來往,嘿嘿,就是這么現實。
經常一起玩的孩子聚會次數多了,大人之間也迅速熟絡了起來,畢竟只要聊到孩子和老公,中年寶媽們都有說不完的話題,吐槽不完的痛點,分享不完的教育資訊……她們分分鐘抱團取暖,感情迅速升溫。
接下來誰幫誰接下孩子,誰不想做飯了去誰家蹭個飯,那都是一句話的事兒。
輪番約在家里一起吃個飯喝個酒,媽媽們心中的苦水又能倒一些出來。這樣一看,像“同學媽媽”這樣的朋友還真是精準配對,直切痛點呢。
不過別看都是一個班的,還不是能約就約的,每個孩子的課外興趣班時間不一樣,想要周末一起出去玩,還要提前對一對檔期,大家都有空檔的那段時間,才能成功約起來。如果時間對不上,那多半是各忙各的,就算是周末,“媽媽朋友”們也無緣會面。
除了學校的“某某媽”們,興趣班的“某某媽”也能成為朋友。畢竟孩子在上興趣班的那一兩個小時里面,自己坐在那里也挺無聊的,如果遇到一個能聊天的寶媽,一回生,二回熟,也能很快成為朋友,只不過這樣的朋友不會經常見面而已。
還有朋友圈里的“媽媽朋友”們,當你發了一條和孩子相關的動態,總有一些平時不怎么聯系的陌生朋友來點贊互動,她們也是媽媽,也能理解媽媽那些微妙的心情。同是天涯當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也許你會說,當媽媽后,社交圈子真的那么有限嗎?不能再拓展一些更大的圈子?我想說,除了工作圈必要的應酬,還真懶得花很多精力交新朋友了,可能是年齡大了,各方面都想斷舍離,一切從簡吧,你覺得呢?
作為媽媽,你現在的好朋友都有誰?也是孩子介紹的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