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昌邑市公安局反信息詐騙中心針對受害人性別分析,廣大女性朋友易遭受網絡刷單返利、殺豬盤(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冒充購物客服、網絡貸款等類詐騙。網絡購物需謹慎,退款是假,騙錢是真,凡是接到電話自稱要為你理賠退款的,不論是購物平臺客服或快遞服務客服,都是詐騙,一旦被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
01
網絡刷單返利詐騙
我市居民鄒某通過某招聘網站收到陌生人發(fā)來招聘兼職人員信息,在對方的指引下,鄒某與對方通過某社交軟件互加好友進行聯(lián)系。對方承諾鄒某,拍下商品付款成功完成刷單任務后,可返還本金及傭金,一任務一結算,傭金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鄒某根據對方要求提供了姓名、返款支付寶賬號等信息后開始做任務。起初第一次刷單任務,對方立即返還了鄒某本金及傭金,嘗到甜頭的鄒某繼續(xù)刷單,完成多次刷單任務,墊付多筆款項,對方均以全部完成后系統(tǒng)才能結算返款為由拒絕返還鄒某本金及傭金,共計騙取其7千余元。
昌邑公安提示:刷單本身就是違法行為,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被蠅頭小利迷惑雙眼,時刻謹記網絡刷單都是詐騙,一旦被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
02
殺豬盤(網絡交友誘導賭博、投資)詐騙
2021年6月3日,我市居民馬某報警稱被人以投資理財平臺的名義詐騙人民幣7萬余元。犯罪嫌疑人首先通過網絡社交工具(QQ、微信、陌陌、抖音、soul等)、短信、網頁上發(fā)布推廣股票、外匯、期貨、虛擬貨幣等投資理財的信息。被害人主動聯(lián)系犯罪嫌疑人或者犯罪嫌疑人主動加被害人為好友后(與被害人交友、確定男女朋友關系、婚戀等方式)將投資理財網站或APP發(fā)送給受害人,謊稱能輕松賺錢、有內幕消息、有網站漏洞、或者謊稱自己為職業(yè)投資顧問、證券經理等,誘導被害人在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虛假網站、APP投資。被害人在投入大量資金后,發(fā)現無法提現或全部虧損。再與對方交涉時,發(fā)現對方將自己拉黑或者失聯(lián)。
昌邑公安提示:網上認識的不明身份的好友,凡是主動提及投資或賭博,進而誘導你進行投資理財或者網絡賭博的都是詐騙,如有疑問,請致電110咨詢。
03
冒充購物客服類詐騙
2021年8月26日,王某接到自稱是淘寶客服的電話,對方稱其幾個月前在淘寶購買商品的訂單出了問題,由于工作人員的疏忽,導致其賬戶每個月會扣款500元,扣除一年,建議王某把名下的所有財產先轉到對方提供的賬戶內,做凍結處理,然后就能把業(yè)務取消,不會扣款,過后再把錢返王某,并可獲得相應賠償。按照對方的要求,王某先后將自己名下多張銀行卡內資金、通過“360借條”、“小米金融”、“去哪旅行”等借貸APP借貸的款項向對方轉賬,共計被騙14萬余元。
昌邑公安提示:收到此類電話時,市民需要認識到光憑對方口頭的扣款通知,并不會真正導致銀行卡扣款,犯罪嫌疑人的話術只是讓人產生恐懼心理,以便其進行下一步的引導。銀行卡是否會扣款、凍結,市民需要通過正規(guī)渠道,如前往銀行網點,撥打官方客服電話進行核實,不要輕易去添加陌生人的賬號,更不要隨意點擊對方推送的鏈接、二維碼,不要透露個人及銀行卡信息。
04
網絡貸款類詐騙
我市居民劉某,因為生意資金緊缺,偶然發(fā)現手機接收到一條辦理貸款的短信,短信稱可以辦理無抵押貸款,劉某遂通過短信內的聯(lián)系方式與對方取得聯(lián)系,對方要求劉某添加QQ好友,添加成功后對方給劉某發(fā)送了一份貸款申請表讓其填寫,申請表中需要填寫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接收貸款的銀行賬號。操作完成后,對方稱貸款申請已經通過,稍后發(fā)放貸款。之后對方聯(lián)系劉某稱貸款已經下放,但是劉某在填寫申請表時銀行賬戶少了一位,導致貸款被銀行凍結,需要先交納一部分擔保金才能放款,劉某相信遂往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內轉賬1萬余元,后對方又以需要交納保證金為由繼續(xù)要求劉某轉賬,劉某意識到被騙,遂報警。
昌邑公安提示:要選擇正規(guī)貸款渠道和平臺,不輕信網絡、短信等渠道發(fā)布的虛假貸款廣告和信息,不要下載安裝未經核實的貸款APP。在放款前要求你預先繳納所謂的“保險費、手續(xù)費、修改費、驗證金”等費用,或是以“解除凍結手續(xù)費”、“補充流水提高征信額度”等理由讓你進行轉賬的,都是騙局。
來源 | 昌邑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