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的深圳寶寶小怡(化名)
肚皮一天天“圓潤”起來
像有三四個月身孕。
去醫院就診后發現
她日漸長大的肚子里
竟然藏著“定時炸彈”
據介紹,最近一年,4歲的小怡身高和體重都沒什么變化,肚子卻像吹氣球一樣,一天天大了起來。起初,小怡的父母沒當回事。直到有一天,媽媽在給小怡洗澡時發現不對勁:娃的肚子不僅是大,并且高高隆起,像是有三四個月的身孕了。
家長火急火燎地帶著小怡去了附近醫院,醫生懷疑是“肝臟鈣化”。
但是,肝鈣化患者大多是
20歲~50歲人群
4歲的孩子
怎么會有“肝臟鈣化”呢?
焦慮不安的爸媽
趕緊帶著她來到深圳市兒童醫院
在深圳市兒童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小怡的腹腔內有個巨大腫瘤,她的血清AFP值(甲胎蛋白)大于200000,高于正常值上萬倍。為了查明病情,醫生加急為她做了進一步檢查。檢查顯示,小怡患有惡性肝母細胞瘤。這個惡性腫瘤體積較大,已經壓迫到消化器官。
據了解,肝母細胞瘤是兒童期最常見的肝臟惡性腫瘤。在兒童肝臟原發惡性腫瘤中,肝母細胞瘤約占90%。該病的發病率約為0.7~1/100萬,非常少見。大部分發生在5歲以內。常表現為腹脹、腹痛、體重降低、食欲不振,偶有惡心、嘔吐。少數患者會出現黃疸,罕見情況下導致青春期早熟。絕大多數患兒,因腹部腫大而就診。
小怡腹腔的腫瘤非常大,幾乎把整個肚子占滿了,腫瘤把第一肝門的動靜脈和膽管都擠壓變形了,手術切除難度非常大。市兒童醫院肝膽腫瘤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建堯為小怡量身制訂了兩個手術方案。術中,王建堯直接手術“拆彈”,嘗試根治性一期切除,為她完整切除了腹腔腫瘤,拆下了這顆危險的“定時炸彈”,切下的腫瘤差不多有半個臉盆大小。
醫生為患者做手術中。受訪單位供圖
術后,小怡肚子恢復到了正常大小,血液指標和身體情況也逐漸好轉。目前,她已經從ICU病房轉回普通病房,病情已經穩定。
王建堯提示,肝母細胞瘤的早期沒有什么特別癥狀,很多患兒都是因為肚子越來越脹大而前來就診。但是,肝母細胞瘤并不是絕癥,總體治療效果顯著好于肝癌。如果腫瘤沒有遠處轉移,且可以手術全切的話,治愈率可達到90%以上。
采寫|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
來源: 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