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鐵塔貓
目前,普通民用車輛電動化已經成為潮流趨勢,那么軍用車會電動化嗎?
軍用車的高要求
一般說來,軍用車輛有三個重點要求。一個是通過性:為了能夠快速地通過各種地形區,軍用車輛一般會采用多輪設計,以及對輪胎同時作用,強化其抓地力等多項指標。一般情況下,軍用車輛還會針對輪軸數來搭配四驅、六驅甚至是八驅,駕駛員需要根據實際地形需要來選擇驅動方式。
電動車已經成為大趨勢
其次,是防護性。由于現代戰爭愈加重用車輛,而軍車在行進過程中又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可能是哪里飛來的一發流彈,又或是車輪碾中了地雷,更有甚者可能是爆炸物在車最脆弱的底盤下爆炸......
最后,是可靠性。車輛的可靠性顯然相當重要,沒有人會買一輛三天兩頭趴窩的車,這可以用二手車市場上的泡水車等來理解。對于軍隊而言,對于軍車的可靠性要求顯然更為嚴苛。碰上什么事情,完全只能是「人換車不換」地趕路;在趕路途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必須在短時間內解決。
軍車若要電動化,率先考慮的必定是這一系列的問題。就目前而言,電動車輛可以實現簡化機械傳動、更方便地實現「全驅化」,然而防護性和可靠性是相當差的。
如今的軍用汽車普遍加強調防護性
電動車輛的電機等設備幾乎需要全部集中在輪內或是靠輪設置,電線也需要一直從供電處一直連接到電機中。傳統的燃油軍車可以在車底底盤和車輪防護上下功夫,甚至可以安裝一套可以隨時啟用的備用零件來追求可靠性。而電動車呢?
顯然,電動車受限于動力結構,無論是防護還是可靠性都難以滿足軍方要求。如果按照目前電動汽車普遍采用的將電機設置在發動機艙內,再將燃油倉換成蓄電池,確實可以短時間內實現軍車電動化。可是電動車的續航航程怎么辦?
眾所周知,軍車的載重較大,如果要追求相對長的續航(500km),需要多大的鋰電池與之配套?快拆電池雖然能實現短時間內令車輛能夠再進行一次長距離行軍,如果要保證該車能夠實現300km的續航且具備快拆設計,電池應該控制在什么重量以內?電池應該在哪個部門保障?電池壽命不斷地縮短怎么辦?
電動軍車有什么好處?
如果無法突破如今電動車的諸多瓶頸,就目前來看,電動化在短時間內是難以實現的。可是,軍車電動真的一點好處都沒有嗎?顯然不是。
最明顯的好處是靜音。俄羅斯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SM-1電動軍用摩托車。據悉,這款軍用摩托車能夠在完成一次充電后實現150km的續航。無論身處什么樣的環境下,發動機都不會出現太大的噪音,這對特種作戰來說相當有利。按照設想,俄軍士兵和摩托車通過運輸直升機,能夠在距敵50km左右機降,并通過摩托車進行滲透。
美軍最新的「靜默鷹」混動摩托車
雖然能夠駕駛、乘坐摩托車滲透是比直升機機降后步行滲透快得多了,可俄軍并不吃這一套。如今的軍用摩托車、全地形突擊車同樣可以通過各種降噪措施實現降噪,日本陸上自衛隊裝備的川崎軍用摩托車在開闊平坦的平原地區行駛時,50米外發出的噪音已經接近大自然的背景噪音。
川崎軍用摩托
電動汽車相比燃油汽車最具有優勢的地形區,是高原。高原上空氣稀薄,而無論是將汽油還是柴油作為主動力的燃油車輛,其發動機均需要吸進空氣,令燃油和空氣混合充分后燃燒,進而做功。那么,這樣的結構導致燃油汽車在高原上注定無法完全做功,也就是無法輸出額定的功率。
高原上的汽車兵
電動車根本無需考慮這樣的問題。電動機并不需要持續吸入空氣做功,也不需要像燃油汽車發動機一樣持續超負荷運轉,不僅燃油燃燒不充分,超負荷運轉也容易導致冷卻液「開鍋」以及發動機使用壽命減短。
電動車的電動機只需要考慮到冷卻問題、制動問題和充足的電力供應。這表明,電動車在平原地區是怎么樣的性能,在高原地區也會呈現出什么樣的性能。
電動汽車的動力結構
有沒有折中的辦法?二戰德軍就已經使用過
雖然有上述好處,然而整體而言,純電動軍車是行不通的,那么有沒有折中的辦法?
美國近期在研制的靜默鷹摩托車采用的是混動方式,也就是說同時配備了可以燃燒汽油、柴油和航空煤油的燃油發動機、發電機和蓄電池、電動發動機。這樣一來,在燃油的情況下,靜默鷹可以實現75分貝的噪音,而換用電動發動機時,其噪音只有55分貝。
顯然,混動車輛目前是最能體現出軍車在燃油和電力之間的折中。而殊不知,這種手段早在二戰時期的德軍就已經使用過。當時德國的虎P坦克,就已經采用了汽油發電機帶動電動機驅動坦克的方式。雖然虎P坦克除開「斐迪南」坦克殲擊車后就沒了后文,但這也是當時德軍「黑科技」的一個體現。
很顯然,混動車輛充電完成后可以使用蓄電池供電、行駛。蓄電池內的電力儲備消耗完畢,也可以通過燃油發電的方式為蓄電池充電,同時也能通過燃油發動機行駛。駕駛著混動摩托車的士兵幾乎無需擔心續航,按照美軍的靜默鷹摩托車為例,無論是找到什么樣的燃油都能加進油箱后開走。
虎P式坦克,最后大部分改裝為斐迪南坦克殲擊車
可是,混動車輛同樣有弊端。相比之下,燃油汽車的動力系統一般需要發動機和油箱配合,電動汽車也至少需要電動機和蓄電池配合。
混動車輛,除了燃油發動機、油箱以外,還需要一套電動機和蓄電池。這給「寸土寸金」的軍用車輛來說,無疑是不明智的選擇,且還需要照顧到可靠性:這么多套設備都需要日常維護,也需要戰備后勤保障。單單是維護一個合成營級規模的作戰分隊下屬車輛,后勤只能表示壓力山大。
小結
就目前來看,燃油軍車還是絕對的主力。軍車無論是電動化還是混動,在近期內都是不太現實的。偶有個例,也只能是作為照顧極端用途情況下的個例,并不能推廣使用。
軍用電動車現在的處境,可能正如第一輛汽車發明后街上觀望的人們一樣迷茫:這輛汽車還沒有馬快,如何成為人們的主流交通工具?只不過是發明家的玩具而已。他們肯定不會想到,短短幾十年后,大街小巷上已經充滿了汽車,汽車如今也成為了最為人所熟知的交通工具之一。
在未來,人類的科技進步推動電動汽車在各個方面已經能比肩燃油汽車,那么燃油汽車也就再沒有存在的必要。屆時,軍車電動化才真正可能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