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李一能 通訊員 余古家佳)昨天,2021年(第三屆)上海社會組織公益創業大賽落幕。最終共有17家公益團隊和社會組織進入決賽,并決出了各類獎項,獲獎項目將獲得各種“福利”,在社會各界的幫扶下獲得發展助力。
圖說:2021年上海公益伙伴月系列活動第三屆上海社會組織公益創業大賽落幕。李一能 攝(下同)
第三屆上海社會組織公益創業大賽聚焦底線民生、基本民生和質量民生,以“幸福社區、鄉村振興、多元平等、創益生活”四個方面具有潛力、公信力、創新力、影響力的公益項目和人物為重點,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和支持公益創業,并將賦能培訓貫穿大賽各階段,以此加強對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益的引領支持,推動社會組織和社會公益事業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用公益的力量為上海軟實力提升注入新活力,以公益創業新力量為上海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助力。
大賽自今年4月28日啟動,歷經了初賽審核階段、復賽階段以及決賽,總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239個參賽項目,其中公益團隊150支,社會組織89支。其中,全國范圍內共有53個高校公益團隊的報名,為公益事業注入新的血液。經過評委會評審,共有17家公益團隊和社會組織進入決賽,最終“上海長寧區周家橋社區益路同行公益服務中心”獲得社會組織類金獎。
本屆大賽獲獎組織及團隊后續還將獲得創業扶持、專項基金、品牌展示、交流參訪等大賽福利。組委會聯合多方合作伙伴,圍繞可持續發展目標,將啟動名為“十七村”的公益創業訓練營,通過三級聯動、多方共建的方式,推動公益項目落地實現并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作為本次大賽的主要推動單位,上海公益創業基地以“解決社會問題和滿足社會需求”為導向,鼓勵和引導大學生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益創新創業,助力上海成為公益創新創業發展的標桿性城市。大賽作為上海探索公益創業的重要手段之一,努力探索“共建共創共享”的社會組織孵化培育上海模式,通過上海公益創業基地聯動資源,形成縱向“市-區-街鎮-居村”多級網絡,橫向“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院校、媒體”多方協同的公益創業創新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