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年第一天,重慶市渝北區加州花園小區A4幢發生火災。這次火災是從A4幢第二層一居民樓陽臺燃起的,火苗引燃外墻保溫層及雨棚,蔓延至30層陽臺,并躥至部分居民房屋內。
不幸中的萬幸,這次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這場熊熊的大火,卻讓所有人后怕。火是怎么燒起來的,是大眾最關注的問題。
據一些目擊者稱,火勢從二樓沿著外墻蔓延到30層,整個過程只用了短短幾分鐘。
火災親歷者回顧火災發生經過(圖片來源:央視《新聞直播間》)這很容易讓人想起發生在不久前的另一起火災。2019年12月2日,遼寧沈陽渾南區SR國際新城居民住宅小區102號樓發生火情,短短數分鐘,火苗就從5層順著外墻保溫材料蔓延至25層。
2019年12月2日晚,遼寧沈陽渾南區SR國際新城居民住宅小區102號樓發生火情,經過近3個小時的撲救,大火被撲滅。(圖片來源:央視《東方時空》)當時,央視記者跟隨沈陽市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處工程師進入事發現場,工程師從火場廢墟里撿起一塊外墻保溫板進行點火測試,發現外墻保溫板很容易被點燃,火焰迅速蔓延,將打火機移開后保溫板還在繼續燃燒。這是因為SR國際新城在建設時沒有采用不燃保溫材料,而是選擇了價格相對低廉的普通保溫材料。
工程師對外墻保溫板進行點火測試(圖片來源:央視《東方時空》)在建筑外墻加裝保溫層,在國內外都是較為普遍的一種現象。2010年11月15日14時,上海膠州路一高層公寓發生火災,短短四分鐘,大火迅速蔓延至整座大樓,這場火災導致58人遇難、70多人受傷,經濟損失達數億元。火災發生時,這座公寓外立面上大量易燃的保溫材料,正是造成火災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7年6月14日,倫敦格倫菲爾高層公寓起火,導致70多人死亡。消防專家發現,火災起因是大樓4層一戶人家的冰箱塑料部分起火,火勢經由大樓外層和保溫層迅速蔓延,在半小時內從4層燒到頂層,大火連續燃燒十幾個小時才全部熄滅。火災受害者和遇難者家屬的代理律師表示,正是大樓外層和保溫層使用的易燃材料,把一場本來可以控制的火災現場變成了“致命地獄”。
現在高層建筑越來越多,有數據顯示,我國現有高層建筑30多萬幢,超過100米的超高層建筑6000多幢。我國超高層建筑的年均增長率達到8%,是世界年均增長率的2.5倍。
2018年修訂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建筑的內、外保溫系統,宜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不燃)的保溫材料,不宜采用B2級(普通可燃)保溫材料,嚴禁采用B3級(易燃)保溫材料。現在很多人都住在多年前建造的老建筑里,老建筑保溫材料的阻燃性不符合現行標準,又該如何防范火災隱患呢?
應急管理部專家胡安雄接受央視《東方時空》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之前建造的老建筑,能更換的盡可能更換,拆除更換有難度的,可以進行改建、擴建。同時最大限度地控制住火源、電源,設置醒目的標識,劃定安全區域,落實巡查看護等安全防范措施。
現在正值冬季,風干物燥,特別是又臨近春節,大家在燃放煙花爆竹時,一定要加強防范,遠離此類建筑,以免引發火災。(文/田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