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人周刊#《小蟲.人物志專欄之十三:新人那英,今日頭條又多一位新人,對新人的態度我們應先表示歡迎》
那英入駐頭條一天成績如何?還是不錯的,昨天9月13號入駐今日頭條,粉絲已經達到了13,000多,算是個不錯的成績。
那英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也是一個時代的標桿,是繼杭天琪、毛阿敏、韋唯之后的名副其實的歌唱天后,她演唱的歌曲高亢、清脆、大嗓門的高音中,有婉轉細膩的雕琢,因而聲音出來之后極具優美的穿透力,而且還有大峽谷中與高山流水的原聲音樂以及專業訓練修剪修為過后的藝術音,充分利用和借鑒嫁接和結合了通俗與民歌之間的聲樂互補,她的聲音極具識別力,辨別力,讓通俗歌曲變得不再通俗,讓民族唱法變得不再高遠深奧……
這就是歌手那英帶給我們的美樂視聽效果,那英無疑說是這個時代貨真價實的實力派又是極具天賦的歌手。
她唱的歌曲《霧里看花》,《白天不懂夜的黑》,《默》,《征服》,《相約98》等歌曲,不但是 K歌KTV包廂的極品,也是各類大、小歌手翻唱,學唱的熱門歌種,更是大雅之堂的音樂奢侈極品。
你要懷疑猜測揣摩她的歌唱藝術,歌唱技法那是絕對的帶偏見的,也是絕對不公平的。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準備翻臉不認人了,是不是準備“懟”我了?
沒關系,你有什么看法和想法,你有你的語言的自由和權利,筆者也是個能夠包羅萬象,也算是個通情達理的人。
當然筆者也要說清楚,我并不是要蹭那英的熱度,那英的流量,這種可能性有嗎?
也請聽聽我的見解,你覺得有道理就“嗯”一聲,你要覺得沒道理,你也可以“掀桌子”。
首先那英已不再是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了,說的難聽一點,慚愧一點那英也是“過氣”的歌手了,而且那英也已經是過50來的中、老藝人了,我是覺得,那英為什么還不被大家忘記呢?
那就是那英劃時代的歌唱的符號,她的聲音深深的留在了熱愛音樂或者是熱愛喜愛那英的群眾的心里了,那英取得歌唱上的藝術并不是偶然,而是她拼出來的,她的成長也輾轉于臺灣、香港及大陸之間,開始的時候走的也并不順利,比如早期的《北京春天》雖然唱的好卻是沒有火。
1988年以翻唱偶像蘇芮的歌曲而進入歌壇;同年以一曲西北風格的歌曲《山溝溝》受到關注。1990年憑借歌曲《山不轉水轉》獲得“全國電臺”評選冠軍、全國青年歌手新人獎。1994年在臺灣發行了首張個人音樂專輯《為你朝思暮想》[3],之后相繼推出了《白天不懂夜的黑》《征服》等專輯。1997年為慶祝香港回歸,與劉德華合作演繹歌曲《東方之珠》。2001年憑借專輯《心酸的浪漫》和同名歌曲《心酸的浪漫》分別獲得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最佳作詞人獎;同年推出第六張個人音樂專輯《我不是天使》。2002年推出第七張個人音樂專輯《如今》。2004年主演的都市愛情劇《好想好想談戀愛》首播。2006年參演的個人首部電影《淺藍深藍》上映;之后因結婚生子而逐漸從歌壇隱退。2009年舉辦“那20年”世界巡回演唱會,宣布正式回歸樂壇,后來擔任了中國好聲音的導師。
她有著非常耿直的個性,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直性子,真性情,有時候說話得罪人,有些言論也確實是傷到了某些粉絲,比如人人知道的刀郎這事兒,說刀郎有些不夠專業,有點土諸如類似的話語和言論,引起網上的熱議。
筆者也覺得有些話語是欠妥的,也是那英的音樂修為所為,實際上那英與刀郎并沒有什么仇恨,也沒打過什么交道。那英從自己體會的對音樂的看法,通過自己對音樂的見解認為在歌唱上的一些表現手法,以自己的歌唱技法去要求別人去評價別人,這是可以的,音樂也是可以拿來評論的,但是那英說話表達方式就是不到位把自己的意圖表達不出來,因為她不會說話,真的就傷到了刀郎,也傷到了刀郎的粉絲們,這當然有些言之為過,但更是用詞不妥,引起了某些程度上的網上熱議及批評。
當然我這樣說的話,還是有些替那英辯解之嫌,那就這就這一個問題我想再入深的闡述。
不管是誰?當一個人在某個領域達到一定的高度,成為了一個權威的話,在這個時候難免就會有點把控不住自己,這也就是大家說的“飄”了,就有點任性了,就有點打“官腔”了,這是典型的修為不夠高深的表現,音樂造詣的高深,不代表一個人整體素養的高深,那英也同樣的犯了這樣的錯誤,因為作為一個名人,受關注度就越來越高,對其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這是整個中國社會娛樂圈的一些“通病”,不過還好,那英沒有像那些精日分子一樣(如趙薇、張哲瀚等)那樣的傷害同胞們的心。所以大家還是可以在某些程度上容忍或者原諒的。
關于那英入駐頭條,我想她作為一位老同志,一輩子熱愛著音樂熱愛著生活,我想這是她作為我們同樣的人的人類起碼的追求,起碼的熱愛生活權利,而且她的入住還能夠引起熱愛她的人、喜歡她的人的共鳴,我想這也是對人民群眾精神上的一種寄托和安慰,那英應該有那英的生存空間,她應該有她生活的自由,現在我們中國社會需要的就是包容,需要的就是諒解,需要的是一種開放式的敞開式的社會好風氣,所以我覺得那英盡管有一些過錯的語言和行為,我也希望我們這個多維度的社會能夠諒解她,體諒她,我相信她的內心也已經遭到了群眾的深刻批評,她也應該受傷很重,作為胸懷寬廣,作為有大氣量大度量的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給她一些機會,她能出來能夠入住頭條,我想她一定是鼓起了勇氣來面對才下的決心的,我們是不是應該給一個快步入老年的人的有老有所為的追求的勇氣呢?這樣的話也許她能奉獻給大家更好的音樂視聽盛宴,她也會更加懂得怎樣去尊重別人了,你看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