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誠言呈語
“握草李飛…”
這幾天,我被這句魔性的開場白,弄得腦袋里是Duang Duang的。
以至于現在但凡見了個熟人,上來就想先來句“握草”。
沒錯,大伙應該已經知道我說的就是網絡紅人“王志猩”。
而這些天,我這個從來不看短視頻的人,也熬著夜刷完了她的全部作品。
看完后,我只有一個疑問,那個天天“握著草”的李飛,到底長啥樣。
結果這一搜,非但沒搜來李飛的廬山真面目,反而刷到了不少對“王志猩”的質疑聲。
我大致瞅了一眼,那些質疑基本上是這樣的:
作為半個自媒體圈內人,其實在我看來,這些問題歸納起來本來就是同一個問題:如今的年輕人究竟是應該好好讀書還是去當網紅。
而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也只有一個。
“王志猩”憑啥能火?
在網絡媒體上當紅人,這些年正在變成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求。
畢竟這看上去門檻不高,而且收入也不菲,大有一種撞上了大運就能揚名立萬的感覺。
而且,網絡上叫得出名字的網紅,也是一抓一大把,串起來念的話,差不多能給當代相聲演員當成練基本功的素材。
但是,如果我告訴你在網絡上發布各種作品的人,全網攏共不低于460萬,你還會覺得當網紅出名的概率大嗎?
是的,這概率不僅不大,而且小得可憐,所以想出類拔萃的話,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么王志猩,一位就讀于湖北大學新聞專業的大二女生,憑什么能成為后起之秀?
有人說是因為她扮丑扮得好,畢竟她的藝術照,是這樣的。
但是,在網上扮丑扮美的人都有,觀眾的閾值已經被拔得很高了,所以這壓根就不能作為王志猩火起來的原因。
我想這事,可能還得從她們團隊的素材說起。
翻看她的數百個視頻,其實講來講去,都是學校里的瑣事。
無外乎學渣的迷茫、學霸的支配、室友的關系、就業的焦慮。
但就是這樣單一的題材,卻被王志猩團隊用普通的文本、簡單的剪輯、二把刀的演技,演繹得接地氣但不接地府,不高雅但絕不低俗。
讓人感覺“七顆猩猩”監控了自己大學生活的同時,又帶自己追憶了青春年華的美好。
這個邏輯說起來其實不復雜,但是分寸卻很難拿捏。
因為你表現得夸張了,會讓人感覺到冒犯,但是拘謹了,又會失去作品的效果。
那種感覺,就是讓人看完后會覺得“我上我也行”,但真到要拍了的時候卻會發現,那是“我上真不行”。
想要把握好這個分寸,需要依靠的恰恰就是整個團隊的價值觀,而這種能力,就要靠讀書去積累,去沉淀。
如果你覺得這樣解釋太牽強的話,那么可以回顧一下那些過氣的網紅,是不是他們在作品里過度浮夸引起了不適,是不是紅了之后心態轉變越來越沒溜兒?
對比之下你就能發現,在互聯網的時代里是“出圈”還是“退圈”,決定因素正是壓在她們心里的那些上學時讀過的書。
月入70萬的七顆猩猩,還需要讀書?
下半年開學后,王志欣進入了大三,但是從收入上來講的話,月入70個“達不溜”的水平,已經達到了不少社畜的年薪。
這還用得著上學?專心拍視頻不就完了?
那當然不行了,因為放棄了學業去做副業,會讓整個團隊的作品從取材到雕琢,都成了無本之木。
久而久之,就會因為創作的瓶頸,而像那些博眼球的網紅一樣開始變得浮夸,隨后泯然眾人。
所以,她們只有和拍短視頻之前那樣,認真走完學業上的每一個臺階,才能讓自己的學識更飽滿,認知更客觀。
而這,就是大伙眼里“網紅”職業,所需要的必備素質。
這不是夸張,因為很多叫得上名字的網紅,都是高學歷出身。
李佳琪畢業于南昌大學,團隊里的質檢組,學歷人均研究生以上;羅祥教授畢業于北大法學院,學歷是博士。
papi醬本碩都畢業于中戲,李雪琴更是北大才女。
雖然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咖位也有高低,但他們的出圈,都跟七顆猩猩有著共通之處:讓人感覺舒服。
這種舒服,本質上是在認知準確的前提下,不冒犯、不媚俗,用最恰當的方式,去表達自己所有想要表達的內容。
而這,就是讀書的作用,學歷的作用。
寫在最后
在厘清了上面這些關系后,再回到網絡上對七顆猩猩的質疑,你會發現所有問題的答案,其實只有一個:讀書好,才更容易出名早。
這不是說低學歷就當不了網紅,也有很多低學歷網紅也曾經或者正在風生水起。
但這是個概率的問題,也是一個是否能擁有更多的選擇,并且長期維持下去的問題。
所以,正在苦于學業的同學,別再以當網紅為“安全墊”了,相反,如果你能在學業上做出成績,擁有了更準確的判斷能力和更高效的學習能力,那才是支撐自己夢想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