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農歷七月十五
佛歡喜日、盂蘭盆節
值此殊勝吉祥日
讓我們和星云大師共同祈愿
天下父母
身心和樂、吉祥安康
無量壽、無量福
“七”蘊涵無盡的數字
「七」,在中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基督教也有「七天創造宇宙」之說,甚至七天一周,每周日要上教堂作禮拜一次;在佛教里則有禪七、凈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
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七月一直被認為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分,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度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于是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分,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民間的七月,彷佛「鬼影幢幢」,其實在佛教里,七月十五日是「佛歡喜日」。
所謂佛歡喜日,源自于佛世時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來臨,所有僧侶皆不外出托缽,只在山中林間打坐經行,專心修持,此稱為「結夏安居」。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到了七月十五日這天,也就是安居結束之日,所有僧眾一一把自己的修行體悟向佛陀報告,等待佛陀的印可,這一天就叫做「僧自恣日」,又稱「佛歡喜日」。
“七月”日日是好日
從古到今,每逢七月,一般寺廟大都會在盂蘭盆節倡導報恩孝親,而信徒則為供僧、祭祖而大行布施功德,所以佛光山一直提倡七月是乃僧信孝親報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功德月」、「報恩月」、「孝道月」、「福田月」、「僧伽月」。經過長期的宣導,現在社會大眾已能普遍認同,并且接受七月為「孝道月」的觀念,甚至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先生更提倡七月為「慈悲月」。
七月其實不就是一年十二個月當中的一個月分嗎?相傳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會的日期;美國的國慶日也在七月,甚至全世界的名人當中,七月出生的更是不計其數。現在的學校大都在七月舉行畢業典禮,聯考放榜也是在七月;即使是中元普度或盂蘭盆法會,也是慈悲救濟的意思。七月到底有什么不好?為什么大家要丑化七月呢?
七,本來是一個好的數字,但因間牽強附會,大家七嘴八舌,搞得一般社會大眾到了七月倒反而「七上八下」,認為諸事不宜。其實,佛教講「日日是好日,月月是好月」,應該在七月成辦的事,什么都可以去做,實在不必為了無稽之談而自亂生活步調,甚至因為疑神疑鬼而徒讓心靈蒙上陰影,何苦來哉呢?
星云大師親誦為父母祝壽祈愿文
慈悲偉大的佛陀!
今日欣逢盂蘭盆節,
請您接受弟子為我父母的祈愿。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的父母年長了,他們為了家庭,為了子女,
數十年來的付出,卻從未要求回報。
今日我要把孝心,奉獻給我的父母。
請求佛陀您的證盟加持,
我愿以我的生命,我愿以我所有的一切,
獻給我的父母,
讓他們健康長壽,讓他們歡喜自在。
慈悲偉大的佛陀!
我要在您的座前,
向我的父母告白我的心情:
我最敬愛的父母啊!
是您們的血乳,賜給我色身;
是您們的愛心,孕育我成長;
是您們的辛勞,換來我所有;
是您們的鼓勵,陪伴我一生。
我最敬愛的父母啊!
請原諒我當初的無知任性,帶給您們傷心痛苦;
請原諒我當初的蠻橫叛逆,帶給您們牽掛失望。
我最敬愛的父母啊!
感謝您們的愛心與忍耐,讓我今日才懂得感恩回饋;
感謝您們的呵護與寬諒,讓我今日才懂得慈悲柔和;
感謝您們的包容與教導,讓我今日才懂得明理守份;
感謝您們的尊重與體貼,讓我今日才懂得圓融平等。
慈悲偉大的佛陀!
父母之恩,天高地厚。
我要祈求您,佛陀!
加持我的父母,
遠離老病的恐懼,遠離災難的遭遇,
遠離人事的煩惱,遠離怨家的陷害。
我更祈求偉大的佛陀,
請您慈悲加被,
讓我有力量為人間奉獻,讓我有真誠為大眾服務,
我只想以此愚忱,回向給我父母--
能夠護持三寶,親近善友;
能夠深入佛法,受人愛戴;
能夠業障消除,身心和樂;
能夠福慧增上,吉祥安康。
佛陀!
容我再一次地祝福我的父母,
愿在您的佛光加被之下,
無量壽,無量福。
慈悲偉大的佛陀!
請您接受我虔誠的祈愿,
慈悲偉大的佛陀!
請您接受我虔誠的祈愿。
值此殊勝盂蘭盆節
愿十方善信供僧,誦經,念佛,供燈
以此功德為現在父母增福延壽
為過去世父母出離三途之苦
并回向所有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