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壓鑄網原創
了解更多壓鑄、壓鑄工藝、模具設計以及新能源汽車資訊請關注
近期,鋁價猶如脫韁之馬一路高歌猛“漲”,不斷刷新市場認知。今天,鋁價更是達到22330元/噸。鋁價的“瘋狂”一次一次沖破壓鑄企業的心里預期,讓不少以鋁合金為原材料的壓鑄企業叫苦連天。
鋁價為什么持續上漲呢?鋁價瘋狂的背后究竟是資本推波助瀾還是市場供需不均?
供需失衡,鋁價走高的內因
世界金屬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1-5月全球鋁市場供應短缺65.50萬噸。2020年全年供應過剩117.4萬噸。2021年5月全球鋁市場消費量為605.65萬噸。2021年1-5月全球鋁需求量為2929萬噸,去年同期為2654.5萬噸,同比增加274.5萬噸。2021年5月全球鋁產量為579.87萬噸,同比增加5.5%。截至2021年5月底全球鋁市場庫存為-23.3萬噸。
相反,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8月我國新能源車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24.9萬輛,同比增長167.5%,環比增12.0%。1-8月新能源車零售147.9萬輛,同比增長202.1%。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爆炸性增長。
據國際研究機構實驗表明,以鋁代替傳統的鋼鐵制造汽車,可使整車重量減輕30%至40%;用鋁制造發動機,可減重30%;鋁制散熱器比相同的銅制品輕20%至40%;轎車鋁車身比原鋼材制品輕40%以上。所以,用鋁材代替鋼鐵造汽車,減重效果顯著。
面對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爆炸式增長以及輕量化趨勢下鋁材料結構件的需求日益劇增,原本因為疫情影響產量短缺的全球鋁市更是“捉襟見肘”。
未來一段時期的價格,因鋁價超預期持續沖高,一方面,國內廢鋁庫存相對較低;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國內廢鋁產量相對減少;如果外部沒有廢鋁批文大量進口供給市場,那么,鋁價、廢鋁價格將可能一段時期維持高位。
限電限產、運費上漲,鋁短缺加劇
2021年年初以來,全國范圍內尤其是云南、廣西電力供應緊張已經嚴重影響了國內電解鋁供應。由于限電導致的減產有123.4萬噸。近期廣西地區限電影響還在進一步加深,電解鋁減產規模或將擴大。同時,消費端表現出較強韌性,淡季庫存持續去化至較低水平,因此鋁價持續攀升。
8月受全球疫情影響,全球鋁土礦海運費用上漲。據媒體統計,幾內亞海岬型船到山東港口運費為30美元/干噸左右,較此前上漲3美元/干噸;印尼海岬型船只運費上漲3美元/干噸,價格為15美元/干噸。土耳其海岬型船只運費上漲2美元/干噸,價格為29美元/干噸。馬來西亞超靈便型船型運費為19美元/干噸左右,澳大利亞巴拿馬型船運費為19美元/干噸左右,黑山巴拿馬型船只運費為47美元/噸。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此前。9月5日,幾內亞發生政變引發鋁土礦供應擔憂,無疑更是加劇了鋁價上漲。隨著進口礦價格的提高,國產礦市場也相較之前更顯活躍。幾內亞鋁土礦的出口對于中國乃至全球都至關重要,目前沒有消息證明此次政變會對幾內亞中資企業及鋁土礦出口產生影響,但在這個多事之秋,該事件為創2006年以來新高的鋁價以及行情火熱的氧化鋁提供了新的上漲動能。
牽一發而動全身。國內方面,因鋁價持續上漲,而原材料廢鋁增幅有限,預期偏低。未來短時期內廢鋁供應短缺擔憂加劇。因此,9月9日保太出現企業ADC12單日上調400元/噸。國外方面,廢鋁進口進展緩慢,據悉僅廣東港口有廢鋁進口入關。某大型企業預計其香港囤積的廢鋁約2萬噸1月才能夠全部到貨,故而短期,特別是12月份難以見到進口廢鋁大量進入國內。
硅價暴漲,再生鋁價創新高
硅價暴漲已經引發產業鏈下游連鎖反應。效應一路傳導至再生鋁、鋁合金等領域。硅價暴漲帶動再生鋁合金成本大增,雖下游需求不旺,成交一般,但再生鋁價在成本帶動下仍漲勢不停。
據SMM消息,鋁硅價格倒掛,價差拉大至5000元/噸以上,下游鋁合金企業備受壓力,對原料金屬硅以小批量剛需采購為主,硅庫存維持在20天上下。出現虧損的企業開始調整鋁合金錠加工費來緩解成本壓力,其中以月單形式簽訂的A356鋁合金出廠加工費調整至1000元/噸附近,環比上漲500-600元/噸,而以年單形式簽訂的企業也在積極協調希望減少成本上漲帶來的損失。
硅料供應(產量和庫存)在較短時間消化殆盡,市場繼續向供不應求方向轉變,因此硅料價格延續上漲走勢。截至目前,國內12家多晶硅企業暫無企業檢修。預計9月國內多晶硅產量或再創新高,預計在4.3萬噸至4.4萬噸。下游訂單充足將刺激各硅片企業為保自身高開工率繼續加大采購需求,因此短期內多晶硅市場狀態將逐步從供需緊平衡向供不應求過渡,進一步支撐硅料價格延續漲勢。
綜合上述內外因素,從原料、運輸、成本以及其他環節整個鋁加工行業成本均在上升,再加上鋁市場供應領域又出現較大缺口。目前,鋁價上漲預計依舊會持續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