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高質量創作大賽#
茼蒿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茼蒿植株由于具有特殊的清香氣味,對病蟲害有一定的趨避作用,因此,用農藥很少,是理想的無公害蔬菜。食用部位為嫩莖葉,營養豐富,纖維少,口味佳。所以在古代,茼蒿為宮廷佳肴,獲得了“皇帝菜”的美譽。
茼蒿不僅口味獨特,而且容易栽培,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播種后40~50天長至20㎝就能采收,管理比較簡單,是一種種植經濟效益見效快的蔬菜。有人在種植茼蒿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種植的茼蒿,營養生長不能充分發展,很快進入生殖生長而開花結籽。或者品質差、產量低等問題。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很可能就是種植茬口不對!那么,茼蒿什么時候是最佳種植茬口呢?
什么時候種植茼蒿最好?
茼蒿是一種半耐寒,喜冷涼溫和氣候、怕炎熱的作物。其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17~20℃,種子在10℃的溫度下可正常發芽,溫度超過29℃明顯生長不良,葉小且少,質地粗老,品質差。能夠忍受短期零下10℃左右的低溫不受凍害。
可以說溫度是對茼蒿正常生產影響最大的因素。在最佳的適溫范圍內,茼蒿的生長速度可以達到最快,且品質最好,種植效益最高。
當秋季來臨以后,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22℃的時候,也就是達到了氣象物候學上的“秋天標準”,當地就是露地秋播茼蒿的最佳時間。秋茼蒿播期通常在9月份左右,也就是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播茼蒿的最佳時間為3~4月份,因為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穩定在10~22℃。
值得注意的是,茼蒿分大、小葉茼蒿兩大類,大葉茼蒿耐熱性比較好,小葉茼蒿耐寒性更勝一籌。由于各地氣溫有所不同,所以各地應根據當地的氣溫,選擇適宜當地播種的品種擇期播種,才能更好的達到種植目的。
所以你看,茼蒿最適合春、秋露地栽培,這符合茼蒿自然的生長特征,在最佳播期選擇適宜當地播種的茼蒿品種,種植茼蒿不僅事半功倍,而且產量高,質量好,病蟲害還少。反之,如果在夏季高溫下播種茼蒿,應選擇在高寒地區進行,否則生產出來的茼蒿品質差,還產量低。
了解掌握了茼蒿的最佳播期,如果能夠做好以下4點內容,那么,秋播的茼蒿產量不僅高,而且品質也更優:
1、浸種催芽。
適溫播種,茼蒿的發芽率不會太低,不過經過催芽的茼蒿種子,播種后可以達到出苗快、苗齊、苗壯的效果。
催芽前先將茼蒿的種子放入30℃的溫水中浸泡24小時,撈出清洗控干種子表面上的水分,放置在15~20℃的環境下催芽,當60%的種子露白時就可以播種了。
這里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催芽期間,每天要檢查種子并用清水淘洗一次,保持種子水分也防止種子發霉,有助于提高出芽品質。
2、播種覆土深度要適中。
茼蒿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土壤肥沃的土壤,更有利于茼蒿高質高產。無論是干籽播種還是催芽播種,都可以撒播或者條播。
條播時,畦內按照溝距9㎝左右開溝,溝深1~1.5㎝,先澆水滲透后再撒籽播種,然后覆土。撒播更簡單,把畦面耙細耬平以后,澆透水,待水滲入后便可以撒播,然后覆蓋上1.5㎝的細土即可。
這里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茼蒿種子不大,胚芽生長能力有限,不宜深播。所以在條播或者撒播的時候,上面覆蓋的土不宜太厚,適可而止。
3、間苗管理。
在適宜的條件下,茼蒿播種6~7天苗就可以出齊。通常在茼蒿幼苗長出2片真的時候,就開始間苗除草。以確保幼苗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增加通透性,還可以節省土壤養分和水分。
當幼苗長出3片真葉的時候,進行二次間苗,并定苗拔出田間害草。散播由于比較凌亂,苗距通??刂圃?㎝,條播整齊,株距保持在3~4㎝。
間苗除去密幼苗和劣質幼苗,同時除去害草,減少土壤中養分無謂的流失,這樣有利于培育壯苗,從而提高茼蒿的產量和品質。
4、加強水肥管理。
茼蒿這種淺根性蔬菜,生長速度快,單株營養面比較小,所以要求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在生長過程中喜歡相對潮濕的土壤。土壤濕度75%左右,空氣濕度90%左右為宜,這樣可以使得茼蒿莖葉更鮮嫩,品質佳產量高。
土壤水分以保持畦面見干見濕為宜。當茼蒿植株長至10㎝左右時,進入生長旺期,土壤基肥養分輸送下降,要及時進行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結合澆水施入尿素15㎏/畝。每采收一次,應隨水追肥一次,保證茼蒿生長需要的充足營養。
注意:茼蒿以勤施薄肥為宜,每次施肥相隔距離上一次施肥一個禮拜以上的間隔期,確保生產出來的茼蒿,能夠達到無公害質量標準。
茼蒿是一種一年可以種植多茬的蔬菜,以春秋種植成本相對最低,且品質最好產量最高,是一種短期內就能見到經濟的蔬菜。在我們種植茼蒿的時候,只要根據當地氣候,選好品種選對播種茬口,以上這4點做好,就能保證種植的茼蒿高產又高質,提高種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