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雙減”后,許多家長陷入焦慮中。擔心一旦教育資源被截流,教育培訓會變成被富人壟斷的稀缺產品。“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成了他們心中一道難破的魔障。
中國特色的“起跑線”不止一條。這種“開小灶式教育”不僅中小學階段有,幼兒園也有,甚至有的城市孩子2歲多咿呀學語時,雙語培訓就啟步了!中國幼教觀念在資本忽悠下領跑世界,令人嘆為觀止。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真是被實踐檢驗了的真理嗎?是被富人社會認可的秘傳法門嗎?我們先聽聽美國“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怎么說。
作為美國第一家工業托拉斯企業創建者,被譽為“窺見上帝秘密的人”,一生獲得巨大的成功。僅從財富而言,2006年《福布斯》做過一項調查。如果將其擁有財富轉化成當年的美元標準,并參照當時國內生產總值及其對經濟影響,總額達2000多億美元,這比微軟公司比爾?蓋茨個人資產高出數倍。難怪連他也視洛克菲勒為偶像。
如今富過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依然是這個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洛克菲勒在孩子的一封信中寫道:“每個人的人生起點不盡相同,但這并不意味著其人生的最后結果就被出身定型。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存在窮富世襲,也不存在成敗罔替,只有‘我奮斗、我成功’的真理。”這段話其實就一個意思:起點不決定終點。
由此可見,所謂“不輸在起跑線”就是一句精心編造的營銷話術而已。起跑線可以影響結果,但不會決定結果。抱負、毅力、性格、人脈、能力和運氣之類的非智力因素,在人生和商業世界里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雙減”的初衷是“回歸教育本質”,為深陷教培泥潭的學生與家長松綁、減負。我們為什么還要執迷不悟任人忽悠、任人宰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