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慧 張一鳴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深度應用和數字經濟快速發展,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字貿易蓬勃興起,帶動全球創新鏈、產業鏈和價值鏈加速優化整合,正成為數字時代重要的貿易方式。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主題是“數字開啟未來,服務促進發展”,展會突出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
全球數字貿易增長優勢明顯,全球貿易焦點逐步由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到數字貿易轉變。普華永道發布數據顯示,2008年到2019年之間,全球服務貿易出口額復合增長率達到3.9%,遠高于貨物貿易。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創新應用和數字經濟的崛起,數字貿易逐步成為服務貿易的核心。數字貿易占服務貿易的比重由2008年的46.2%上升到2020年的61.1%。數字貿易受疫情的影響最小,2019年到2020年,全球數字貿易僅下降了5.3%,服務貿易和貨物貿易分別下降了19.2%和8%。
普華永道中國區域經濟主管合伙人張立鈞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數字貿易目前有三大特點:一是國際規則難統一。主要多邊貿易協定如CPTPP、RCEP等都對數字貿易的具體規則和內容進行了一系列規范,但在數據跨境流動、數字知識產權保護、跨境便利化等方面還難以達成共識。二是集中度高。在當前數字貿易的全球格局中,交易的集中度更高。三是基礎設施發展快。各國都在加快數字貿易基礎設施布局,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ynergy Research的調查研究,截至2020年底,全球20家主要云和互聯網服務公司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總數已增至597個,是2015年的兩倍。
張立鈞表示,全球正加速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化成為引領服務貿易蓬勃發展的強勁動力。以數字貿易為核心的全球貿易競爭格局正在重塑,貿易價值鏈分工正在調整,數字貿易規則主導權爭奪日益激烈。加快推進以數字貿易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將會形成新的經濟增長級、形成新的國際競爭能力體系。但數字貿易內涵豐富,業態多樣,難以定量測度,是各國貿易談判的焦點。
近年來,中國持續加大對數字貿易的支持力度,多次發布文件或舉辦會議來促進數字貿易的發展。據中國商務部在2020年服務貿易大會上的數據,2020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貿易規模達2947億美元,占服務貿易總額的44.5%。
“中國應以多元統籌的思維來布局數字貿易的發展,要研究好數字貿易的國際規則,規劃好數字貿易的發展內容,做好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布局?!睆埩⑩x說。
對于未來數字貿易的發展,普華永道思略特中國執行總監王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應全力做強數字貿易核心領域,做大做強核心產業,發揮好平臺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服務貿易數字化轉型。積極參與數字貿易國際談判規則,參與貿易規則制定如RCEP,為數字經濟提供貿易環境。促進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協同發力。數字經濟是數字貿易的基礎,數字貿易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渠道。以數字經濟發展較好的重點區域先行先試,下放數字監管、數據流動、服務出口等方面的管理權限,推動特定條件下的壓力測試,以占據在國際談判中的主動權。加強部門合作,營造良好的數字治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