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小白貌似記得從去年開始,房產圈就陸續有不少房產中介品牌、門店、經紀人選擇“逃離”房產經紀行業。不像往常是新人流失,更關鍵的是從業房產中介好多年的資深顧問轉行,而不是跳槽!
“沒客戶”、“掙得少”、“撬客戶”、“扣平臺費”、“加班常態化”等圈內的名詞,貌似無一例外都成了支撐房產中介離職的原因!
房產中介,真的不行了嗎?
唱衰房產中介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近期各地樓市的調控新規頻出,各地房產市場交易量價齊跌,作為國內最大的房產中介平臺貝殼找房股價也是一路股價下跌。
以上的因素,好像都在默默地勸退“房產經紀人”離場。
實際上,房產中介的經紀人在當前的市場行情下,好像真的沒有那么好過,再加上陸續有房企、樓盤出現負面資訊,更加快了房產中介的離場速度!
房產中介就像下面的貝殼找房的日K股價一樣,大趨勢看股價一路走跌,隨之映襯的就是房產中介的離職潮或將來臨!
房小白de觀點:
一、存在即道理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不是偶然,基本上都是一開始市場有了這種需求,卻無處安放,聰明的人發現風口然后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后續就慢慢地把市場規模做了起來。
說得再直白點,如果沒有人有買賣房屋的需求,就不會有房產中介的存在;
如果有買賣房屋的人群沒有那么多,也不可能出現如此規模的房產經紀市場,畢竟光一個貝殼找房連接的經紀人就超過了50萬人大關,這還沒有算上其他的大中型房產中介品牌,以及本地的房產中介品牌和那種夫妻店。
二、客觀原因
我認為客觀原因主要有二
1、城市推出調控措施新規
“集中供地”、“二手指導價”、“房價止跌令”、“嚴查違規貸流入樓市”等,房小白是希望這種措施的推出,這樣一來將對于咱們老百姓購房提供了更公平更合理的大環境。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推出二手房指導價,對于買賣雙方、房產中介的影響都有哪些?
2、樓市真實交易量的冷淡
其實城市的房產交易量忽高忽低這是很正常的,也沒什么大驚小怪,這就跟股價似的不可能一直漲一直跌,都是跌跌漲漲再循環。
但是越來越多的城市出現扎堆下跌,量價齊跌的城市也是逐漸增多,特別是強力的一二線城市,后續可能就是帶動三四五線城市的下跌。
3、主觀原因
當地房產交易量不大,那就是買房的客戶少了;客戶少了,成交的就更少,能夠賺到錢自然也少了。
但是這個時候公司卻往往出臺更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本來房產中介的工資就少,五險一金都得不到全額的保障,這績效新規一出到手的錢更少了;
好不容易開了一單能掙提成了,卻被告知需要扣掉之前公司開的公司“借款”,這個事兒估計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吧!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留言評論!
關注我!點贊我!轉發我!
“財經和房產”資訊每天更新、分享!#房產中介勸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