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辦。本屆論壇以“數字助力,綠色發展”為主題,探討如何有效利用數字化手段助推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阿里、浪潮等百余家企業和機構共同發布《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倡議書》,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發展。
發布《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倡議書》
作為發布《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倡議書》的企業之一,浪潮正在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創新做綠色低碳發展的踐行者和賦能者。一方面,浪潮通過建設綠色樓宇園區,推行日常辦公低碳化,實現綠色生產和產品綠色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式自身踐行節能減排。
以綠色生產為例。浪潮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改造,浪潮智能工廠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了600多個RFID、2000多個傳感器、50個設備控制器、330套智能設備、6大核心系統,實現從柔性化生產到交付服務的全過程智能化,交付周期從18天縮短至5-7天,人員減少75%,降低了實驗次數和廢品的產生,有效減少碳排放。
浪潮還對產品設計、生產、包裝、使用、廢棄與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節能降碳管理,設備包裝采用可再生材料,減少使用非再生塑料制品,選用具有低碳環保資質的供應商等。
另一方面,浪潮積極用數字技術賦能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浪潮作為新基建廠商,在創新探索提供綠色數字基建。針對“耗電大戶”數據中心,浪潮全新一代AI集裝箱式集群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可降低物流、裝配、實施過程碳消耗20%以上;基于綠色開放標準的整機柜服務器,具備集中供電、散熱和管理的設計架構,使用浪潮整機柜的某大型數據中心,電源轉化效率提升5%,數據中心電力節約30%;浪潮數據中心液冷技術實現制冷系統30%-50%的綜合能效提升,浪潮液冷服務器已在某運營商南方基地項目中應用,實際應用PUE可達到1.15以下。
業務上云降碳已成大勢。浪潮基于在全國布局的7大核心云數據中心以及90+個地市云數據中心,為政企客戶提供上云服務,覆蓋全國245+省市,承載60000+政務應用,每年助力政府節省10億千瓦時電力消耗,減少9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作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優秀服務商,浪潮積極利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推動傳統行業進行低碳轉型。浪潮還在積極探索用數字技術賦能能源互聯網,推動能源產業數字化轉型,針對數字能源平臺、核心部件、儲能裝備、智能微網解決方案等數字能源關鍵技術進行研究與PoC驗證。(戰釗)
附:
《數字空間綠色低碳行動倡議書》如下:
一、唱響數字空間綠色發展主旋律。
緊緊圍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總體目標,充分發揮政府、互聯網領域企業、社會組織等眾多力量的積極作用,充分講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中國故事,充分展示我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的大國擔當,在數字空間唱響綠色發展主旋律,畫好共同奮斗同心圓。
二、開放數字平臺主推生態文明新境界。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主題,積極運用政府、企業、社會公眾良性互動的數字平臺聚合優勢,推動生態文明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深度融合發展,基于自然環境、生態修復、污染防治、循環利用、節能減排等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創造高質量的數字產品與服務,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品質,優化美化自然生態環境,促進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早日實現。
三、塑造數字技術賦能低碳轉型新動力。
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各行業向低碳轉型發展賦能,助力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與應用,普及推廣具有良好前景的低碳、零碳和負碳數字技術,在優化能源結構、提高用能效率、發展綠色交通、產業優化升級等方面發揮驅動作用,推動在各行業建立綠色低碳可持續生產方式。
四、打造數字經濟綠色發展新引擎。
積極促進綠色投融資互聯網平臺建設,釋放通信產業、計算機基礎產業、互聯網產業、電子商務等數字經濟綠色發展潛力,催生綠色低碳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新行業,推動產業數字化、低碳化協調發展,促進城鄉發展智能化、綠色化,為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注入新動能。
五、引領數字生活綠色低碳新風尚。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主人翁精神,加快建設綠色低碳普惠網絡平臺,大力推廣綠色低碳產品與標準認證,促進數字政府、電子商務、在線醫療、線上辦公、遠程教育、網約出行、社交活動等數字生活低碳化,探索建設“家庭碳賬本“,讓“互聯網+”低碳生活成為社會新風尚,讓綠色發展造福人民美好生活。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