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將手機攝像頭對準剮蹭位置……”9月2日,德州市某國道路段發生兩輛小車剮蹭事故,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期,出警大約需要半個小時,當時兩車位置極易堵塞交通,發生二次事故,駕駛人張某承認負該事故全部責任。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啟用“遠程可視化”事故處理模式,按照民警提示,張某用手機掃描接警人員推送的二維碼,進入遠程視頻處置平臺,將事故現場照片、駕駛人、車輛信息逐一錄入上傳,民警遠程定責后,立刻在線上出具電子事故認定責任書,并指導當事人盡快安全撤離現場,從接警到處理完畢,總共用了6分鐘時間。
“遠程可視化”模式投入運行后,事故處理大隊充分發揮視頻處警“調度活、取證快、定責準”優勢,逐漸形成“事故取證快、現場撤離快、責任認定快、勘查定損快、理賠到賬快”為民特色,在保暢通、治堵患、便民利企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
近年來,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事故處理大隊深入踐行“靠前一步、主動作為”警務理念,緊緊圍繞“為群眾辦實事”工作目標,通過警務流程再造和警務效能提效,創新推出以“遠程可視化”處理模式為主,多元化調處方式相結合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新舉措,形成交通事故平均6分鐘內現場可撤和線上定責的快速處理方法,極大提高了事故處理效能,全面提升警務服務質效,進一步提升了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小事故大擁堵”已經成為困擾百姓行車難的大問題?!叭谐菂^內平均每天發生交通事故近百起,一起輕微事故發生后,就會很快影響正常交通運行?!笔鹿侍幚泶箨犆窬榻B,每逢節假日轄區車流量激增,特別是發生在服務區、偏遠路段的簡易交通事故量隨之增多。一個幾分鐘就可以處置的現場,民警往往需要在路上奔波二三十分鐘。面對如此大的交通流量,群眾每等待一分鐘,就有一分鐘的危險,甚至可能導致“二次事故”的發生。
為解決“路窄車多,點多線長,警力緊張”的現實困難,解決人民群眾高度關注的社會“難題”,該大隊依托科技賦能,努力打造現代“智慧交管”,推出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工作新機制,即“遠程可視化”處理模式為主、當事人自助拍照和交警現場指導兩種模式為輔,實戰三種方式互補結合的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新模式。事故大隊還創新推出駕駛證電子信息、機動車行駛證電子憑證,全面推行“異地辦”“便捷辦”“網上辦”等方面公安交管優化營商環境舉措,進一步深化不斷公安交管政務服務水平。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雙雙 通訊員 代文新 姜振廣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