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事不大卻一直深深困擾著釣魚人。那就是大家常說的“跑了的都是大魚”。
魚跑了,大不大,真不好說。可能魚已經露頭,看見了,說魚大,這是親眼所見,基本假不了。可是沒看見的魚跑了,是因為大才跑的么?
今天咱不帶任何偏見的來討論一下,跑了的魚倒底是大還是不大。
跑魚的可能性有多少?不外乎一下幾點,鉤被拉斷了,鉤被掰直了,這算一個,還有鉤小,魚大,沒能鉤進魚嘴,這都是鉤的原因。子線切了,或者主線斷了。切子線可能是線細,魚大,也可能是起竿瞬間用力猛,子線斷了。但如果魚小,是個小鯽魚,小麥穗,白條,馬口,子線還會因為起竿猛斷掉嗎?不會。主線斷了也是這樣,主線帶傷,起竿猛,但說到底,如果魚不大,一條小鯽魚,恐怕直接就飛上岸了,不存在斷線的問題。所以這仍然是魚大,還有竿斷,這也不外乎竿質量不行,起竿猛,但毫無疑問,真是小雜魚上鉤,就算起竿猛,恐怕也不會斷。說來說去,還是魚大了。
不敢說跑了的魚一定是巨物大貨,起碼對于你手里的裝備來說,魚大,超出了竿,主線,子線,鉤的瞬間承受能力,才會斷。
舉例說明,你用0.4的子線,正常情況下一斤的鯽魚是可以上岸的,但并不會很輕松。因為野生鯽魚力量很大,需要柔和的手法,需要慢慢牽引,如果你起竿猛,子線切了是正常的,有可能半斤的鯽魚也會把你0.4的子線切了。除非是小雜魚,直接飛,不存在斷線的可能。但一斤半斤的鯽魚不算大嗎?肯定大啦。
我第一次斷主線是在黑漂之后費力揚竿,剛感受到重量,主線就斷了,我一屁股墩在地上。眼看著漂從水里冒出來,緩緩往深水去了,拖著我的半根主線。2.5的主線,就那么斷了,魚長啥樣,都不知道。
還有一次,春天拉鯽魚,用的1號子線,鯽魚正上的歡,忽然一個不經意的揚竿,竿下一沉,彈回來,看時,子線斷了一根。幸好漂還在。
后來,一個秋天的下午,在一個深水灣,我一支5.4手竿掛玉米豆,一支4.5手竿用面食釣鯽魚,白條。長竿一直不動,快黑時有了一個黑漂,揚竿,從手柄往上數第三節斷了。魚拉著前面的部分逃到不遠的樹叢。這是我學釣魚買的第一支竿,雖不名貴,卻也陪我東征西殺,立下汗馬功勞。如今斷了。讓我心疼不已,魚有多大,沒看見。
后來在水庫入水口,一人用6.3長竿,掛蚯蚓,一上午沒口,中午時分,一個揚竿,竿沒揚起,沒堅持住,竿拉趴下,接著拔河了。出水發現鉤直了。
今年初夏,也是進水口,我離底釣鰱鳙,一個揚竿,線組彈回來,鉤掰直了,關鍵我沒感覺到重量,就很懵。
前幾天,在一處深水,一個人也是長竿,揚竿沒中魚,掛餌卻發現一根子線斷了,1號大力馬子線,什么魚輕易就能切?
昨天在小水坑釣魚,鉤掛了草,我就努力拉扯,結果,1.5的主線沒事,1號的大力馬子線斷了。這是買竿時人家送的綁好的鉤。我想,這大力馬是不是假的呀,怎么一點不結實。
回歸主題。
我們會發現,跑了的魚都是大魚,這話基本沒錯。別人不懂行,可以胡亂調侃,咱一個釣魚人應該知道,通常小魚是跑不了的。
當然,有人抬杠說,小魚也會跑,是的,比如你揚竿時機不對,過早或過晚,只鉤住了魚嘴上一層皮,起竿,魚出水了,它又脫了。但這通常不在討論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