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趙二把刀
2014年,繼wyf之后,鹿晗和韓國經紀公司解約回國發展,網絡熱度一度飆升,創造了數項吉尼斯紀錄;
2015年,出道僅兩年的tfboys,一曲《青春修煉手冊》成為國民神曲,“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成了男女老少都能哼上幾句的歌;
同年,古裝劇《古劍奇譚》開播后刮起收視旋風,讓沒那么年輕的李易峰成為最受矚目的藝人,同期,陳偉霆成功晉升一線陣容……
以此類事件為起點,標志著以流量明星為核心的新偶像浪潮,席卷了整個內娛圈。在過去的這些年里深刻的改變了中國的娛樂產業,流行文化乃至整個文化的走向——粉絲經濟、頂流、流量經濟、全民造星、飯圈等等也成為全民熱詞被各行業津津樂道。
回顧這股新偶像的浪潮,新選秀綜藝的地位尤為獨特。所謂新選秀綜藝,就是以選拔“新偶像”(流量藝人)為主的互聯網綜藝,以偶像養成為主要目的的新選秀節目從2018年開始和新偶像浪潮攜手成為改變了中國娛樂產業乃至整個社會文化氛圍。在被摒棄的飯圈文化、偶像現象以及唯流量論等亂象之外,以粉絲經濟打底的新選秀綜藝在過去的這五年時間里,不僅有宏觀和微觀對于整個行業的改變,更是成為長視頻領域的勝負手。
是非成敗轉頭空,新偶像運動和長視頻三強格局的興衰
2021年9月2日,國家廣電總局正式下發通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所有電視臺、網絡平臺,不得播出偶像養成類節目,不得播出明星子女參加的綜藝娛樂及真人秀節目。
通知中提到,選秀類節目要嚴格控制投票環節設置,不得設置場外投票、打榜、助力等環節和通道,嚴禁引導、鼓勵粉絲以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變相花錢投票,堅決抵制不良“飯圈”文化。
就此,轟轟烈烈的偶像養成綜藝徹底Game Over,但“新選秀”盛行的這幾年對長視頻平臺以及文娛產業的影響之深遠,或許要用很多年才能消除。
在視頻行業已經解決盜版問題之后,長視頻領域也逐漸形成“優愛騰樂”四大諸侯并列的階段,四強在版權內容采購以及自制內容各有發力;但這個格局很快以樂視視頻的衰退而結束,開始進入視頻江湖的“優愛騰”三國殺階段。
長視頻的“三國殺”階段,也是國內ip熱度最高,片酬和版權費用起飛的階段。在資本的助推之下,三大平臺每年投入數百億購買和制作內容,試圖以此拖垮對手,但事實證明,在長視頻領域,想要實現其他賽道的大一統在短期內很難實現,那么差距終究還是要從內容入手——因此,新選秀綜藝節目就成為了視頻三國拉開差距的勝負手。
2018年起,《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創造101》《明日之子》等偶像養成節目紛紛成為爆款。這些節目不僅播放量爆棚,話題和熱度更是橫掃全網;與此同時,這一批節目涌現出的偶像團體和愛豆,熱度上完全不遜色于“歸國四子”和tfboys,很快這些節目和節目中涌現的新偶像們就成為資本、平臺、品牌和粉絲群體的絕對寵兒。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肖戰和蔡徐坤兩位超人氣偶像。
愛奇藝和騰訊視頻也借此成為行業的c位。桃鵝的正面交鋒,也使得酷在這一階段略顯落寞,《以團之名》和《少年之名》兩檔被寄予厚望的團綜較之競品確實有差距。
就在這一時期,長視頻的格局也從“優愛騰”到了“愛騰優”。當然,優酷在這一階段仍然有高光表現,只是在最能發動網友的偶像浪潮中,優酷的探索嘗試確實不順暢。雖然粉絲經濟和飯圈文化已誤入歧途,但對視頻行業的改變以及影響是巨大。
而這一切,到了2021年,戛然而止。
是危機也是契機,后選秀的網綜和偶像產業,何去何從?
過去數年,選秀類節目是網絡綜藝乃至整個綜藝市場吸金能力最強、號召力最強、影響力最大的娛樂內容。
圍繞新選秀節目,形成了復雜的產業鏈:從練習生招募培養,到送至選秀節目選拔出道,以及后續輸入至音樂綜藝和影視直播等渠道,新偶像運動已經成為過去數年娛樂產業最重要的部分——當停止鍵被按下的那一刻,環繞“偶像養成類節目”形成的生態鏈條又將何去何從?
首先,對長視頻平臺來說,最重要的命題是之后的網絡綜藝的風向該往哪里?
在這個沒有選秀的夏天,愛奇藝拿出了《舞蹈生》《炸裂舞臺》《少年說唱企劃》《奇異劇本鯊》;騰訊視頻拿出了《明日創作計劃》《德云斗笑社》《脫口秀大會》等;優酷則是王牌《這就是街舞》挑大梁——而芒果也做出了《哥哥》,b站也有數檔自制綜藝播出。
可以看到,音樂,舞蹈,說唱,喜劇,情感交友以及劇本殺等題材成為今年綜藝市場的熱門面孔,或許短期內難以填上偶像養成節目的坑,但對于網友而言,網絡綜藝仍然是有很多選擇的。
讀娛君認為,對于長視頻平臺而言,告別偶像養成節目有點類似商譽暴雷,屬于陣痛,是可以熬過去的。畢竟,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長視頻平臺的綜藝制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有目共睹的,當注意力投注到其他領域的時候,或許,更新鮮更有吸引力的網絡綜藝也已經在路上。
相對平臺而言,圍繞在偶像產業的其他公司受到的沖擊反而更大,更有船翻的可能。
在粉絲經濟興起之后,圍繞粉絲應援、粉絲募資等現象出現了一批創業公司,這些公司多數都是此次監管的重點對象。類似應援的飯圈行為在未來是監管的重點目標,所以很多公司都已經消失或轉入地下運營。
也有少數融資的以飯圈為用戶群的app還在堅守,比如太合音樂參與投資的owhat,就正面臨必須轉型的壓力,不過也有網友告訴讀娛君,owhat的官方微博目前仍然在發布“飯圈”的相關內容。
影響更大的要數在過去五年多時間里,加入到“偶像養成”的大大小小的娛樂公司們,他們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能否挺過這一輪的風暴,更值得關注。
據統計,每年為偶像養成節目輸送練習生的公司數量都有近50家,其中不乏是專門為了偶像而創辦的小公司,而他們和她們,也都將經受沒有偶像養成節目的沖擊。按照規模和參與程度,偶像類公司大致可以分為:
受益者并和平臺關系緊密的。這一類以樂華娛樂、絲芭傳媒、哇唧唧哇、覺醒東方等為主。其中絲芭傳媒在這一輪偶像運動之前就已經在吃粉絲經濟這碗飯,樂華娛樂屬于早已經開花結果坐等收獲;而哇唧唧哇是騰訊系的,承擔偶像養成節目后的運營。
老牌影視公司:以華策傳媒,華誼兄弟,慈文傳媒等老牌上市公司最近幾年也總有練習生在選秀節目中現身,并且出現了像虞書欣這種人氣超高的冠軍偶像,他們旗下的練習生多數都有表演經驗,能成團就是意外的驚喜。
還有一類就是為了偶像養成而來的創業公司,此類公司在國內應該說至少有數千家,比較有名氣的就是拿到投資的坤音娛樂、麥銳、AIF娛樂等等。
據資料顯示,AIF完成數千萬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領頭方為險峰長青、險峰旗云。該公司旗下有于浩、趙凌峰、楊羿、張藝凡等人氣偶像;麥銳娛樂獲得了文投控股數千萬的A輪融資,旗下最知名的偶像應該就是參加了多檔節目終于出道的李希侃,以及紫寧、羅正等;坤音娛樂獲得了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真格基金跟投的數千萬pre-A輪融資,坤音四子也是相當有人氣的新生代偶像,不過進入2021年,坤音最大的新聞就是和卜凡的解約風波。
如果說出道是“結果”,那么大大小小的偶像經紀公司招募來的數量龐大的練習生就是偶像運動的土壤,也是被聚光燈包圍的人氣偶像們的背景板,是飯圈文化必須要有的獻祭品——當被這些練習生視為唯一機會的新選秀綜藝的突然死亡,他們和她們的未來該何去何從?是改變出道方式,還是轉型做直播,又或許干脆找一份“工作”?
對于華策等老牌影視公司,以及和平臺關系緊密的偶像經紀公司,它們招募和培訓的練習們生應該還是有機會“出道”的,可以參與到影視劇或綜藝節目的拍攝,不過也需要他們有過硬的才藝和表演基礎;但對基礎不扎實,純以偶像(顏值、吸粉能力等)為標準選拔的練習生們而言,在快速爆紅圈粉的偶像養成路徑被堵上之后,他們背后的資金和公司實力能否支撐到他們可以自食其力,并且為公司賺錢?
韓娛早有前例,即使是已經出道但人氣不行的偶像、愛豆,經濟情況和生活狀態甚至不如城市里的普通白領。
可以預見,偶像經紀公司的劇烈分化已然來臨,已經洗腳上岸、培養出人氣偶像的公司可以轉型為更重視經紀業務,沒能上岸、砸錢未能有收獲的公司想要“絕地求生”的,未來機會渺茫。
正所謂唇亡齒寒,新選秀節目終結,以其為核心的偶像產業的方方面面都必將面臨最嚴峻的考驗,一定會有很多離場者,祝他們好運。
舊時代已落幕,新時代即將來臨,誰將笑到最后,或許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長視頻會變天嗎?
最近很多內容行業的從業者會問讀娛君這樣一個問題:偶像養成綜藝散場,長視頻格局會發生劇變嗎?
這個問題的潛臺詞,首先是因為偶像養成綜藝不能搞了,其次就是長視頻領域這兩年一直都有新的玩家在搞事兒:
2021年是奧運年,以版權為大殺器,央視頻和咪咕視頻迎來高峰增長,并且奧運前后也是動作不斷。如央視網,就在奧運期間推出了央視首個網綜《央young之夏》,從節目可以看到,競演、直播、熱搜可以說是一個不少,存在感極強;咪咕視頻背靠中移動,順利的和蘇寧、央視合作,拿下n多體育賽事的版權,在內容上可以說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作為最受矚目的挑戰者——b站,在這個夏秋之季,推出了交友類綜藝《90婚介所》以及音樂類綜藝《我的音樂你聽嗎》,后者嘉賓陣容和節目的水準在業界都是屬于s級的。而西瓜視頻雖然近期沒有熱門的獨家版權綜藝,但也夠買了一些綜藝和影視劇節目的版權……
讀娛君認為,長視頻的挑戰者們也是各有千秋,但翻桌子的可能并不高。
首先,偶像養成節目雖然流量大,但在長視頻平臺內容庫中占據的比例其實并不高。網劇網綜以及版權內容的受眾可能才是最廣泛的,對于挑戰者b站、西瓜、咪咕以及央視頻而言,很難打破長視頻平臺目前形成的內容優勢。
其次,僅從綜藝領域來說,雖然偶像養成綜藝沒了,但長視頻平臺仍然是當前綜藝市場最主要的玩家,無論從節目數量還是新節目的研發,都是新玩家們需要交很多學費才能夠比肩的。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長視頻平臺花了幾百億才形成的市場競爭壁壘,這些技術、運營、內容研發等層面的優勢,也是后來者們短時間內難以趕上的。
所以,讀娛君認為,長視頻格局未來數年內不會大變,但遭遇黑天鵝沖擊的綜藝市場的變局已經來臨。
*原創文章,轉載需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