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到了3個月,寶寶變化還蠻大的,尤其是過了百天的寶寶,和月子里時相比,不管是喂養、大小便還是身體發育方面,都有很明顯的變化。
比如在喂養上,這些問題,媽媽們可能會輪番經歷:
寶寶突然變得很能吃,總想吃奶;
寶寶不好好吃奶了,吃奶不多還不專心,總是東張西望的;
還可能出現吃得多拉的少、好幾天不拉臭臭的現象……
其實這個月齡段的寶寶,在喂養方面有4個特點,接下來京媽就來詳細和家長們說說。
第一個特點:再一次經歷生長加速期??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在出生后3個月左右會再一次經歷猛漲期。
寶寶表現為:不斷地想吃奶,甚至一小時就需要喂奶一次。
但這是正常現象,媽媽們不用太過擔心,這是寶寶為了滿足生長的需求,媽媽只需要根據寶寶的“喂養需求”喂奶即可。
但 不必太過焦慮“母乳少,會不會不夠寶寶吃”的問題,因為母乳喂養是很神奇的事情,只要寶寶想吃,并且通過吸吮刺激媽媽的乳房,就會產生更多的乳汁。
不用給寶寶添加配方奶、喂水,甚至喂點米湯、蜂蜜水或果汁,這都是誤區,正常按需喂養就好。
第二個特點:經歷生理性厭奶期??
在寶寶出生后3個月左右,不論是母乳喂養還是喝的配方奶,都可能出現厭奶的情況,這是寶寶最早一次出現厭奶。
出現這種情況,和寶寶發育情況有關,是因為到了這個月齡,隨著寶寶發育,會對外界的各種刺激開始變得敏感,更容易被吸引。
再加上寶寶的 大運動能力逐漸增強,看到周圍有趣或感興趣的事物,總想看看、摸摸,去感受下,這樣就會對寶寶吃奶造成“干擾”,出現厭奶的情況。
寶寶可能表現為:兩次吃奶間隔延長、吃奶次數減少、吃奶不專心、生長速度緩慢等。
不同寶寶這種情況延續的時長也不一樣,有的可能幾天,有的可能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但對媽媽來說,應該放松心態、耐心等候,給寶寶按需喂養。
另外,喂奶時盡量選安靜的環境,還可以拉上窗簾,盡量減少周圍事物對寶寶的干擾。
第三個特點:喂養方式的選擇??
不同媽媽喂養的情況不一樣,有的媽媽母乳條件很好,可以繼續給寶寶吃母乳。
但也有的媽媽 母乳可能已經不夠寶寶吃了,這種情況可以先嘗試追奶,若沒有效果,就要及時添加嬰兒配方奶了,別盲目的堅持母乳喂養而影響了寶寶的發育。
對于 人工喂養的寶寶,也就是純喝配方奶的寶寶,因為進入了食欲旺盛期,需要注意別喂養過量。
有的家長就是看寶寶快速地把奶喝完了,好像還意猶未盡的樣子,就可能再去沖點,但其實寶寶已經基本吃飽了,這樣就會因為“吃奶過量”而導致厭奶或肥胖。
總之,不管是哪種喂養方式,一定要講究科學,避免喂養不足或喂養過量。
第四個特點:寶寶吃的多少拉的少,不是便秘而是攢肚??
到了這個月,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的大便次數少了,甚至幾天大便一次,每天盼一天,但寶寶就是不拉,家長心里就很焦慮,擔心寶寶是便秘了。
其實,對于這個階段的寶寶來說,更可能是攢肚了。
如何判斷寶寶是“攢肚”還是便秘,也有方法:
如果寶寶吃得好睡得好、精神狀態好、嘴巴里沒異味,大便次數雖然減少但過程并不費勁,沒有痛苦的表情或動作,小肚子摸上去也是軟軟的,大便的顏色是金黃色、沒有奶瓣,比之前的大便粘稠,這種情況就應該是攢肚,而非便秘。
家長自己實在不會判斷,也可以去醫院問問醫生。
這樣一分析,家長們應該就明白了,寶寶突然變得能吃、突然變得不愛吃,大部分都是正常現象,因為寶寶可能在經歷猛漲期、厭奶期,還可能會攢肚子,所以呀,不用太焦慮,放松心情,陪著寶寶順其自然的發育就好。
能確保寶寶的奶量足夠、睡眠充足、精神狀態好、發育正常就好了。
另外,有的媽媽可能要去上班,但又不想給寶寶斷奶,那也可以買個背奶包,每天在單位擠奶,帶回來給寶寶吃。
總之,雖然是第一次當媽媽,但要多學些育兒知識,多嘗試,少焦慮,陪著寶寶健康成長。
你家娃在三個月左右有沒有經歷猛漲期、厭奶期和攢肚子呢?來分享你的經驗呀。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