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會聽到有媽媽在問:嬰兒一個月長幾斤才是正常的呢?
嬰幼兒一個月長幾斤算是正常,這需要根據嬰兒的年齡和發展階段來決定。
一般剛出生的嬰兒出生體重在3千克左右,2.5千克到4千克都屬于標準范圍。在出生后的最初三個月內體重增加的速度最為迅速,第一個月可以達到1千克-1.5公斤。后兩個月體重可增加1千克-1.25千克。
前三個月每月可增800克,第4~6個月平均增加600克,7~12個月平均增加500克。
嬰兒在6個月的時候體重可達到出生時的2倍,一歲的時候體重可達到出生時的3倍。
推測1~6歲兒童的體重可以套用這個通用公式:
標準體重(千克)=年齡*2+8
如果想了解具體每個階段的數據,媽媽們還可以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0~3歲生長發育標準,更詳細,更具權威性。
為什么這里不用中國衛生部門的標準呢,這是因為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標準,統計指標和過程更加科學,結果更可靠。而且,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是根據正常而科學喂養的孩子來進行統計的,是健康而不吸煙的媽媽母乳喂養的孩子,而中國衛生部門的標本沒有排除奶粉喂養的孩子(我們都知道奶粉喂養的寶寶會偏重一些)。
而且,目前中國7歲以下的城市兒童身高體重的標準已經趕上了美國兒童發育標準,所以這份標準更具有普適性。
另外,在比對身高體重數據是,我們不要只獨立看待寶寶某一次的身高體重,而應該把每一階段綜合拿來做橫向分析。這樣做將更能分析出寶寶的長勢是上升還是發展緩慢還是倒退。
tips:
孩子的體重曲線的走向通常有以下4種情況:
正常小兒的體重曲線在兩條參考標準曲線之間,并與參考標準曲線基本平衡。
體重曲線變平,說明體重未增,應請醫生指導檢查
體重曲線向下偏斜,說明體重降低,應關注原因。
體重曲線向上偏斜太多,超過上面一條標準參考曲線,也應引起注意。
如果你經常關注孩子的體重,也可以根據測量的身高體重,來畫出自己孩子的生長曲線哦。
操作方法:
每次測量完孩子的體重后,在她年齡段的對應體重畫上一點,當你有不同的年齡測量數據,就可以形成一個相應的曲線了。
穎媽,一孩兒媽,國際注冊心理咨詢師,輔食達人,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關注,有任何育兒問題都可以在下方一起討論,歡迎點贊、轉發、留言。
內容來源:寶寶樹用戶@穎媽談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