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是一種以骨關節退化為特征的常見骨科疾病,它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相關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2020年,骨關節炎已經成為了第四大致殘性疾病問題,為社會,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作為一種退行性的疾病問題,骨關節炎通常無法徹底治愈,因此,長期使用藥物治療改善,是骨關節炎患者的重要疾病控制方式。隨著而來的問題是如何才能在保證用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藥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呢?
一、骨關節炎的炎癥是如何出現的?
通常,在骨骼內部沒有能夠感知疼痛的神經末梢,但是在關節中有比較多的可以感知疼痛的痛覺感受器。當關節或滑膜出現炎癥時,發炎的細胞會分泌一種叫做磷脂酶A2的酶,它會催化磷脂水解生成花生四烯酸。花生四烯酸通過環氧酶(COX)的催化作用,就會生成前列腺素(PG)進而觸發炎癥機制。生成的前列腺素一方面會刺激關節中可以感知疼痛的受體,向大腦傳遞疼痛;另一方面,進一步誘發炎癥,讓關節滑膜血管擴張,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從而導致關節出現腫脹、發熱、疼痛等癥狀。
二、骨關節炎的藥物選擇——非甾體抗炎藥
在骨關節炎的藥物治療方面,非甾體抗炎藥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非甾體抗炎藥物的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COX)活性, 阻止參與炎癥反應的主要介質前列腺素(PG)的生成,進而發揮出抗炎、止痛、解熱的作用。
但是想要緩解和控制骨關節炎問題,很多患者需要長期服藥來進行控制,而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很容易出現胃出血、胃粘膜損害等消化道損傷以及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這是為什么呢?
研究發現,在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對消化道的危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藥物本身在口服過程中對胃腸道形成的刺激性,另一方面,則來自于藥物抑制生成的前列腺素,對于保護胃腸道黏膜完整性,是一種重要物質,因此,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應該注意有可能帶來的胃出血,胃穿孔等嚴重不良反應風險。
對于腎功能損傷風險。這種作用主要是因為這類藥物在抑制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的過程中,同樣也會對腎臟的正常血流形成影響,因此,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也要注意可能帶來的腎臟健康風險。
三、安全性高的非甾體抗炎藥——選擇性COX-2抑制劑
非甾體抗炎藥確實在抑制炎癥反應,解熱鎮痛的方面發揮著很好的作用,但是長期服用,很有可能面臨消化道損傷以及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的困擾。面對這種兩難的局面,該怎么辦呢?
隨著對于病理機制研究的不斷發展,研究發現環氧酶COX有2種,即COX-1、COX-2。COX-1催化生成的前列腺素類物質對胃腸道、血小板有保護作用,而引發炎癥與疼痛癥狀的病理性環氧化酶則是COX-2。所以當抑制作用發生在COX-1時,COX-1催化生成的前列腺素類物質對胃腸道、血小板等的保護作用也會被抑制,就導致了胃出血、胃粘膜損害、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當抑制作用發生于COX-2時,就是發揮了我們需要的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所以非甾體抗炎藥如果能夠有選擇性地只抑制COX-2,而對COX-1的抑制作用很小的話就能夠極大地發揮抗炎作用的同時減小對消化道的損傷。
現在臨床上常用的新型非甾體抗炎藥物——納力依托度酸膠囊就是一種代表性的選擇性COX-2抑制劑,納力依托度酸的優點在于有較高且合適的COX-2選擇性,在治療劑量內對COX-1影響極小,在發揮強效抗炎作用的同時保護了胃腸粘膜,安全性高, 很少有胃腸道不良反應和腎功能損害的發生,非常適合老年骨關節患者的治療。另外,依托度酸還被證實有保護人體軟骨細胞的作用。所以臨床上常推薦納力依托度酸作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或者骨關節炎患者的一線選擇藥物。
綜上所述,在非甾體抗炎藥物長期用藥的過程中,想要保證用藥安全,從藥物選擇方面,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選擇相對更安全的選擇性COX2抑制劑來長期應用,這樣既能保證用藥效果,又能減少副作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