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癌癥患者來說,在治療過程當中,需要承受不小的痛苦,晚期癌癥患者則更甚。我們都知道,在晚期癌癥患者的死亡率是比較高的,那么這些患者最終都是因為什么原因去世的呢?從臨床上來說,主要有如下3個原因。
1.癌細胞擴散,出現并發癥導致全身器官衰竭
癌癥的治療之所以如此困難,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癌細胞會在患者的身體中不斷擴散,在這個過程中,患者的病情會持續惡化。大部分的癌癥在進入晚期后,都會快速轉移與擴散,此時癌細胞的增殖速度也會加快,當癌細胞的破壞力達到巔峰之時,患者的免疫系統就會罷工,這時候癌細胞就會趁機往身體中的各處進行擴散,在這個擴散的過程中,患者的身體會不斷被消耗,同時還有可能引起新的并發癥。
有調查顯示,癌癥轉移的過程中,會給患者帶來的并發癥主要包括:呼吸循環衰竭、中樞性高熱感染、疼痛和肝腎綜合癥等。隨著病情的不斷惡化,患者的全身器官會逐漸衰竭,直到難以維持患者的基本需求。
2.治療手段不恰當
在癌癥的治療過程當中,各種不同的治療手段各有利弊。例如最常見的手術切除,這種手段可以幫助患者去除病灶,使患者的身體得到恢復,但若是不分析癌癥患者的病情進展和階段,盲目進行手術切除,不僅會使患者的免疫力與抵抗力下降,還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導致患者身體中的癌細胞發生擴散與轉移。
醫學上常見的一些治療手段,雖然能夠消滅癌細胞,卻極有可能導致患者身體中出現副作用,對于患者來說,若是采取的治療手段不恰當,就會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這種情況下,會給癌細胞卷土重來提供契機。
3.患者失去求生欲望,不配合治療
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癌癥的治療的過程是比較漫長的。同時,一些癌癥的治療過程當中還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并發癥,加上癌癥本身就會對患者的身體進行一定程度的消耗,此時患者承受的痛苦程度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這些因素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患者的心理狀態,若是情況比較嚴重,還可能使患者出現心理崩潰的現象,此時一部分患者會出現求生欲望較低的現象,有的患者甚至會不配合治療。
調查數據顯示,在癌癥患者當中,自殺傾向最明顯的是間皮瘤患者,其次是胰腺癌患者與食管癌患者。
總的來說,癌癥的治療過程是漫長的,一旦被確診癌癥,患者應該盡快就醫,同時做好打持久戰的心理準備,調整好心態,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宴清,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