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三個哲學問題,為什么認為便宜,為什么認為好,為什么要現在買,對應的就是,估值問題,品質問題,和買賣時機問題。解決了這三個問題,股票基本就沒有問題了。
就好比為什么2000~2600元的茅臺還有外資和機構在買?因為他們站在5~10年的角度來看它,覺得它便宜了;
就好比為什么100~140元的金龍魚林園大佬還在買?因為他站在了3~5年后的角度去看它,覺得它便宜了;
就好比為什么現在許多低估、優質的藍籌股和中小市值股票被市場資金爆買?因為他們站在了估值角度分析,覺得它便宜了;
那么,問題來了,大部分的散戶如何分辨便宜與否,能不能買呢?
1、周圍的人都買它賺錢了,所以覺得它便宜了,值得買;
2、聽到一個利好消息刺激了,所以覺得它便宜了,值得買;
3、今天大家都在討論這板塊,所以覺得它便宜了,值得買;
4、隔壁老王告訴你有內幕消息了,所以覺得它便宜了,值得買;
5、看到大佬都在買它,所以覺得它便宜了,值得買;
等等。
這樣的想法和行為,你不虧,誰虧?人家都是通過大量數據、規律、邏輯的分析之后,再結合自己的能力圈范圍才決定是否買入的。而大部分散戶呢?拍拍腦袋就進行了買賣交易,完全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沒有顧忌到自己能力圈范圍!
總結散戶總是虧錢的三條原因!解釋的通俗點就是:
第一,散戶沒有足夠的認知分辨出“真便宜”和“假便宜”;
第二,散戶不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圈范圍,比如機構可以忍受30%~50%以上的回撤,并且可以做好倉位管理,越跌越買,而散戶不行。又好比機構可以耐心等待3年~5年后那個目標價格出現而大幅獲利,但是大部分散戶沒有這個耐心。買的時候認為自己可以做到,買了以后卻提早放棄出局。
第三,散戶完全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容易人云亦云,股票漲的時候認為邏輯是正確的,股票跌的時候就沒有邏輯完全情緒化交易;
不知道何為便宜,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邊際在哪里,導致了散戶屢屢虧錢。即便照著牛散、大佬、機構抄作業,結果也是人家把錢賺了,你把錢送了!所以,想要成功,你得先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去改變,可惜,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世界上流傳著這么一條名言:
你賺到的錢都是認知變現,你虧掉的錢都是認知缺陷。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范圍之外的錢,除非靠著運氣;
但是運氣賺到的錢,最后往往又會靠著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而造成的。
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于:
當一個人的財富大于自己認知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有100種方法來收割你,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富相互匹配為止。
成長的途徑有兩個:上課和上當,不上課就上當!
提升認知的途徑有兩個:學習和犯錯,不會學習那就只能從錯誤中接受教訓!
投資,就是要剝開表象看本質,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
更多投資干貨歡迎加入大仙的圈子或者專欄觀看!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