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木心曾經說過:''從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可如今,隨著社會的“快餐式”發展,成年人的世界充斥著各種喧囂、誘惑,從一而終的愛情似乎成了一種奢侈。
最近,“出軌”話題愈演愈烈,很多人更是感嘆“不再相信愛情了”。究竟為什么在愛情中保持忠貞如此困難?難道“朝思暮四”真的是人的天性嗎?其實出軌,遠不止主觀道德層面這么簡單。
《生命時報》結合相關研究并采訪專家,解讀出軌背后的科學原因,并告訴你如何識破其中的蛛絲馬跡。
受訪專家
英國兩性關系專家 特蕾西·科克斯
本文編輯丨趙子瑩
到底什么是“出軌”?
現代社會思想多元開放,人際聯系也越來越緊密方便,這些因素無形中都拉近了男女之間的距離。但是,到底什么算出軌呢?
有戀人還和別人搭訕算出軌嗎?看色情片、和前任保持聯系,算出軌嗎?出軌的界限是什么?著名情感理療師Esther Perel在一次演講中深刻探討了這個問題↓↓
Esther Perel認為,出軌包含三個要素:首先是遮遮掩掩的不忠關系;二是擁有某種程度上的感情聯系;三是性幻想。
而可能與我們想的恰恰相反的是,出軌跟性的關系更小,卻與“渴望”密切相關:渴望被關注、渴望重拾信心、渴望被人需要。
人們在情感或肉體出軌的過程中,可以找到一種對情感相通、新鮮感、自由感、自主權、性愛強度彌補自身缺口的希望。
而出軌的顯著特點在于,你無法完全擁有你的情人,這也更能讓人欲罷不能。就像有一臺欲望機器在不斷驅動著你,那些曖昧不清、那些刺激感都讓你對得不到的東西念念不忘。
甚至可以說,出軌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區別——這也是有科學依據的。發表在美國《性行為檔案》期刊的研究發現,與那些對伴侶忠誠的人相比,那些在初戀時就出軌的人在下一段感情中出軌的可能性要高出三倍。
這可能是由于當一個人屢次欺騙伴侶時,大腦會逐漸適應并且壓根不再對撒謊感到愧疚。
科學解釋:人為什么會出軌?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潘綏銘教授的研究團隊,從2000年開始,每5年進行一次全國范圍隨機抽樣調查,調查已婚/同居的人有過外遇的比例。
調查結果顯示,從2000年到2015年,這個比例正在快速升高。在2000年,男性出軌率為11.8%,到 2015年增加了2倍;女性出軌率15年間也增加了2倍。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很多男人和女人難以管住自己,冒著巨大的風險也要出軌呢?
No.1
“喜新”的本能
從生物學角度講,人類有“見新人更快樂”的生理基礎。生物領域用“柯立芝效應”來描述這一現象:每一種雄性哺乳動物都會對單一的異性性伴侶感到乏味,當新的異性引入時,該雄性動物才會繼續表現出高昂的性沖動。
科學家最初用大白鼠進行實驗,把一只公鼠和4、5只發情期的母鼠放在一起,公鼠馬上和幾只母鼠交配直至精疲力竭。之后無論母鼠怎么觸碰求歡,公鼠都不再有回應。然而當新的母鼠放進來,公鼠馬上精神煥發,重新抖擻精神和母鼠交配。
實驗證明,這樣的現象不僅僅存在于白鼠,人類男性在性生活后會經歷不應期(refractory period),無法馬上和同一個女性再次發生性行為,但如果面對不同的女性,他們的不應期時間會縮短甚至徹底消失。
演化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男性為什么比女性更渴望和不同的異性發生性關系的原因。
No.2
“出軌基因”作祟
生理學上,有一種叫做多巴胺的神經傳導物質,會在我們運動、吃東西或者性高潮等愉悅的活動后釋放出來。它主要負責大腦的情欲、感覺,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
而美國賓漢頓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多巴胺的受體基因,與人的濫情程度呈高度相關。攜帶此基因的人不一定會出軌,但一旦出軌,他們往往會發展更多的濫交對象。
當科學家們對多巴胺受體基因進行溯源時,發現這種基因經過了變異,早在4、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
看來“出軌基因”不僅是來自于祖先的一份“饋贈”,還牢牢地刻在一些人的遺傳密碼里,并傳給了他們的下一代。
No.3
躁動的荷爾蒙
后葉催產素作為一種“戀愛激素”,奠定了人們愛慕、信任和對伴侶長期忠誠的物質基礎。波恩大學的科學家赫爾曼經研究證明,后葉催產素可以使有伴侶的男性傾向于與其他女性保持距離。
人體的后葉催產素是相對穩定的,伴侶間的牽手、擁抱、性愛和其它日常的親密接觸,都會促進后葉催產素的分泌。
神經內分泌學發現,男女愛情,是由大腦中的3種化學物質:多巴胺、苯乙胺和后葉催產素激發出來的。當男女初次產生愛情時,這3種化學物質同時迸射而出。
然而,一旦體內的后葉催產素等激素水平消退,就會通過另尋新歡再次獲得刺激源,從而享受激素高分泌帶來的極度愉悅興奮。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花心、喜新厭舊的人。
愛情:從欲望、吸引、依賴,到理性相處
No.4
體內激素影響
除了后葉催產素,男性自身的睪丸激素水平也能影響到“出軌”。
經研究表明,睪丸激素水平高的男性離婚的可能性比睪丸激素水平低的男性高,同時外遇出軌的可能性也較高。
科學家認為,可能是因為低水平的睪丸激素讓男性更容易與人合作。擁有低水平睪丸激素的男人,比睪丸激素水平高的男人更容易致力于家庭生活。
“出軌體質”還有救嗎?
如果你討厭束縛,喜歡追求刺激又難以在一段感情中保持忠貞,那你可能是“易出軌人群”。不過別害怕,你還有救。
一項長達13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積極錯覺”可能與伴侶之間關系的滿意度和持久性密切相關。什么是“積極錯覺”呢?簡單來說,就是在戀愛時,覺得自己的另一半是最優秀、最獨一無二的人,Ta在你眼中看起來完美無暇。
積極錯覺生成過程中信號處理示意圖
這種感覺,就可以理解為“積極錯覺”,即親密伴侶以積極的態度或偏見來感知他們的關系及其伴侶。而彼此理想化的夫妻更為相愛,并且更少可能經歷愛情的衰退。
所以,想要和對方走的更長遠,每個人都要適度懷揣一點對彼此的美好幻想,保持“積極錯覺”,可以對自己進行有意識的、積極的“洗腦”:
No.1
選擇性關注有利信息
把你們的關系看作是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并且都要好于其他人的。不過要注意,積極錯覺仍然需要大體基于事實,而不要陷入到完全的幻想層面。
No.2
忽略對關系有害的信息
盡可能地以積極的眼光去看待對方的缺點,認為對方的優點是非常珍貴的,缺點則不是主要的部分。即使對方做了一些傷害你的事情,你也首先要假定對方是無辜的,行為也是無心的。
No.3
關注貶低其他關系的信息
不去對其他對象、其他類型的生活產生好奇,不去注視有吸引力的對象,甚至存在一些故意的貶低,比如將某個事實上具有吸引力的對象看作是缺乏吸引力的。這都會給親密關系減少一些危險。
No.4
塑造積極的自我形象
更積極的自我形象有助于維持伴侶的積極看法和關系的滿意度。不管對現有關系的滿意度如何,只要我們認為,失去伴侶并不會得到更好的收益,現在的關系已經是最好的選擇,就還是會留在關系中。
長期能夠保持這樣的積極暗示,那么你對這段關系的滿意度也會越來越高,出軌的幾率就會越來越小。
一眼看破伴侶是否出軌
世間沒有不透風的墻,出軌的人也會有明顯的表現。如果你和另一半之間頻繁出現以下情況,那就要小心情感危機了。
1、你做什么都不對
在一方眼里,另一方做什么都不對,總要受到責備,進而發展成因為雞毛蒜皮的事也要互相指責和爭吵。
這時,對方很可能已經有了讓Ta欣賞的那個人,用其他人和你作對比。
2、總從別人那里得到伴侶消息
如果伴侶不再向你告知近況,其工作情況、身體問題等,你都是通過第三方才知道的,就要警惕你們之間可能出現了重大問題。
3、總因為相同原因吵架
情侶吵架在所難免,但如果反復因為一個問題爭吵不休,又沒有解決辦法,可能意味著感情陷入危局或者進入了死胡同。
4、很久沒有親熱
肢體親密是彼此對關系的承認和許可,如果對方不再表示出這方面的興趣和意愿,也將給情感蒙上陰影。
5、突然的外表改變
感情出現危機時,出軌一方的外表也許也隨之改變。
平時整潔的人突然變得邋遢,說明對方可能不再在意你的看法;而突然愛好打扮,可能是對方正在伺機尋找他人。
6、無話可說
兩人相處時拒絕交談,總是找理由玩手機、看書或者各干各的,甚至連目光都不會落在你身上,但是接聽他人電話時卻顯得熱情洋溢,話題豐富。
伴侶出軌了,我該怎么辦?
出軌是對雙方感情的巨大傷害,當你突然發現對方的“秘密”時,應該如何理性處理呢?
1.自問幾個問題,看是否要再給對方一次機會。
? 首先,回想一下他過去是否有過出軌行為,此類行為一旦成為習慣很難戒除。接著設身處地思考一下,自己處于同種境況是否也會出軌。
? 其次,他是否給你“再出軌就遭重罰”的承諾,思考一下對方出軌的原因,當他出軌時,你們的關系如何,他是否感到壓抑、痛苦。
? 他坦白后的痛苦是否超過你?悔恨的表情是否真誠?做不到這些就無需再給第二次機會。
2.給彼此空間。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緊緊抓住他,不讓他遠離你的視線。事實上,這時你需要冷靜幾天整理自己的思緒,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抓住也沒用。
3.開誠布公的談一談。認真討論有多少東西值得挽留。事先警告對方,你有一大堆問題等待回答。雖然整個過程很痛苦,但誠實的答案對彼此都很重要。如果到這一步你們和好了,就不要再提起。
4.準備好改變。雖然背叛是對方的錯,但你也要想想伴侶的出軌原因,思考第三者比你能多給他帶來什么。畢竟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過久,你很難再給他某種新的感受,所以嘗試為對方做出改進。
5.自問是否感覺痛苦已經慢慢消退。自問是否感覺痛苦已經慢慢消退?從理論上講,時間會修復一切難以愈合的傷口。半年后,你應該在大部分時間感到快樂,一年后,你應該重新建立對他的信任。如果不是這樣,那還是考慮各自生活吧。
出軌并不意味著曾經的感情、快樂是假的。希望所有為“伴侶不忠”而傷心的人,可以走出陰霾、繼續前行。相愛不易,請彼此珍惜。▲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