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很多女生最怕遇到的事情。
為了減肥,女生平時會用盡各種招數,又是節食,又是吃藥,還有部分堅持運動。可你知道嗎,肥胖也是有標準的,也許你只是對自己要求太高,不是真正的肥胖。
一、中國人長高了,但也變胖了
曾幾何時,我們被嘲笑為“東亞病夫”,意指普遍長得很瘦弱,但這種情況已不復存在了。
根據12月23日衛健委公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目前國內18-44歲的成年人中,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69.7厘米,女性的平均身高是158厘米。18歲以上的成年人,男性平均體重69.6千克,女性平均體重59千克。
生活的改善,身體是不會騙人的。隨著日子越快越好,國內居民膳食中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攝入充足,尤其是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幾十年來一直在不斷增加。目前,我國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下降到了7%以下,低體重率下降到了5%以下,這些數據充分說明我們的生活條件確實變好了。
但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肥胖。
報告顯示,我國18歲以上的超重率是34.3%,肥胖率是16.4%,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6歲以下兒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6.8%和3.6%。肥胖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相關疾病的攀升。
18歲以上成年人中,高血壓患病率是27.5%,糖尿病患病率是11.9%,高膽固醇血癥患病率為8.2%;40歲及以上居民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為13.6%,與2015年發布結果相比均有所上升。
看來,我們在身高快速增長的同時,還普遍多長了一些肉。
二、身高1米5以上的女生,體重多少才正常?
想要判斷自己胖不胖,首先要知道“肥胖”真正的科學含義。
醫學上,“肥胖”的定義是:體內的脂肪堆積過多,或者異常分布,導致體重增加。從外在表現來看,肥胖人群的脂肪組織和其他組織失去了正常的比例。評定肥胖的常用的指標有:體重指數、腰圍、腰臀比、內臟脂肪面積、體脂比。
以體重指數(BMI)來說,BMI = 體重(千克)÷身高(米)2,是衡量胖瘦的一個關鍵指標。
國際標準的體重指數在18.5-24.9之間,國內的數值有所微調,范圍是18.5-23.9。
按照這個標準來測算的話,一個身高為1.5米的女生,那她的體重在41.6kg~53.7kg之間就算正常;一個身高為1.7米的女生,體重在53.4kg~69.0kg之間就算正常。
這個數值對大多數的普通人能夠直觀的反應出胖瘦程度,但對一些專業的運動員來說,單憑BMI來衡量胖瘦,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了,比如在NBA期間的姚明,身高2.26米,體重140千克,算出來的BMI數值是27.4,這在中國標準中屬于“偏胖”。
那么姚明是超重肥胖的人嗎?肯定不是啊!
姚明的肌肉含量高于常人,體脂比在合理的范圍內,因此對于專業運動員或者一些身體特殊的人群,單一的體重指數不夠全面,要做一個體脂的測定才能知道是否是真的肥胖。
三、梨型身材和蘋果型身材,你屬于哪一種?
對于女性來說,減肥似乎是終生的目標,然而不同人的身材有所差異,不同的身材還跟健康有一定的關系。常見的女性身材有3種,蘋果形、梨形和辣椒形,蘋果形身材是腰圍大,臀圍和腿部較小;梨形身材是腰圍較小,臀圍較大,腿部也較粗大;辣椒形身材全身都比較瘦。
不同身材如何影響健康?《歐洲心臟雜志》發表研究指出,梨形身材的女生,比蘋果形的更健康。
蘋果形身材的女性,腰圍脂肪較多,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梨形身材的女性高了91%。此外,蘋果形身材的女性,腹部脂肪水平高,代謝紊亂疾病風險要高于梨形身材的女性,比如糖尿病、血脂異常、其他炎癥等。
身材只是外在表現,從本質上看,脂肪分布才是影響健康的關鍵。然而,脂肪分布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和人種差異,黃種人的腹型肥胖(蘋果形)發生率更高,這意味對國內的大多數女性而言,即使肚子上的肉沒了,也很難變成纖腰豐臀的梨形身材。
但好消息是,只要減去多余的脂肪,體重指數回歸到正常的范圍,疾病風險就能大幅降低。尤其是對體重超標的人來說,減脂不但能恢復身材,提升自信,其他危害健康的因素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
最后再提醒一點,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上班族,無論男女,坐得越久,腹部脂肪的堆積就越多,所以為了身體的健康,多動一動,減去多余的肥肉,是很有必要的。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身高體重指數BMI從30降到25,身體會發生什么變化?.羊城晚報,2018.12.15
[2]中國男女平均身高體重數據出爐!這個問題沒想到.澎湃新聞,2020.12.23
[3]屁股大的女性更健康?研究發現女人這種身材很不健康.醫學界,2019.7.1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