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綜藝節目,不少家長都有抵觸心理,似乎綜藝節目意味著沒營養,唯恐孩子避之不及。
但在娛樂至上的時代,綜藝節目遍地開花,早早就能接觸到電子產品的孩子們自然無法避免。與其阻止,讓他們只能偷偷地看,不如拿好的節目分享給他們。
這一次我們找來了5部適合孩子看的綜藝節目,不得不說,這5部節目好看得讓人驚喜,它們絕不停留在娛樂層面,有創意有思考,有些還讓人看得熱淚盈眶。
看這些節目時,我們也有兩個小建議:1、選擇周末的某個固定時間,全家人一起觀看,讓這段時間變成全家人共同精神放松的家庭時光;2、看完后跟孩子一起聊聊“喜歡和觸動的地方是什么”,試著讓這些節目成為與孩子們擁有共同話題的交流與互動。
今天推薦的5部是:
《樂高大師》
《超級變變變》
《戲劇新生活》
《TV動物農場》
《可以跟著去你家嗎?》
文末有獲取資源鏈接的方式。
01/《樂高大師》美國適合年齡:8歲+
有沒有一款玩具,幾乎每個家庭都會有?——樂高呀!
這款風靡全世界的玩具,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協調能力,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全球擁有眾多大小粉絲。
如果你家也有喜歡樂高的孩子,或者你就是個樂高迷,那這檔美國綜藝《樂高大師》千萬不要錯過。目前出了兩季,每季十集左右,每集約40分鐘。
《樂高大師》是一檔競技類節目,集結了全美最棒的樂高玩家,兩人一組,根據節目組指定的主題進行搭建與創作,采用淘汰制,一期淘汰一組,最后的冠軍將獲得“樂高大師”這一最高頭銜,還有10萬美金的獎金。
參加這檔節目的樂高玩家們,也是非常多元,有父子、閨蜜、網友還有同性戀人……
這些樂高玩家們名副其實,在節目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嘆的樂高作品。
除了考驗技術、審美能力,《樂高大師》更是考驗選手們講故事的能力。
比如第一季的第四期,主題是電影大片,搭建的場景要具備故事要素,對選手們是不小的挑戰。
作品《鯊魚之歌》——鯊魚闖進了人類世界,這本是一個毀滅場景,但選手們加入了浪漫元素,鯊魚為愛而來,一排紅心則是浪漫元素的呈現。戲劇性與沖突性具備,也讓這部作品成為當期最佳作品。
同時,跟所有競技類節目一樣,選手們會出現分歧,對作品不滿意,創意卡住,《樂高大師》讓我們看到這些困難是如何被克服的,也讓孩子們意識到完成一部優秀的作品需要耐力、意志力以及不畏困難的精神。
你家里的樂高是不是已經落灰啦?或者只會按照圖紙搭建?強烈推薦這檔綜藝給喜歡樂高的孩子們,這檔極度考驗創意的節目,也許會激發孩子們的創作欲望,讓他們盡情發揮想象力創造新的樂高作品。
另外,據說《樂高大師》即將有中國版,樂高迷們可以期待一下啦。
02
/
《超級變變變》
日本
適合年齡:5歲+
因疫情影響推遲一年的東京奧運會剛剛結束,還記得被全網瘋狂吐槽的開幕式嗎?這場讓人一言難盡的開幕式,卻有一個公認的亮點:各大奧運項目圖標演繹環節。
其實,這個環節來自于一個有著四十幾年歷史的日本老牌綜藝節目:《超級變變變》。
這是一檔變裝創意作品的現場競賽節目,最初的定位就是“家庭欄目”,有著濃濃的“合家歡”氛圍,觀眾群廣泛,老少咸宜,從播出起就是日本“最具人氣、最有創意的綜藝節目”。
它的規則是:參賽選手用肢體表演和道具輔助,搭配音樂和布景,呈現一個場景或故事,時間是3分鐘,在這3分鐘內用盡所能來吸引評委從而得分、過關。
四十多年來,《超級變變變》始終保持著最初的形態,連主持人也沒換過——節目的主持人是被親切稱為“阿欽”的日本著名戲劇演員,觀眾們也肉眼見證了他從壯年變成了耄耋之年的老人。
幾期看下來你會發現,這檔節目的道具非常簡單,而且都是參賽者親自做的,沒有任何高科技成分,材料大多是紙和布等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
正因為如此,才真正考驗選手的創造力,也讓我們見識了日本人的腦洞。
變裝毛豆;
人工演繹“風的惡作劇”;
有沒有驚掉下巴?
一個個新奇的創意,讓你笑到表情失控的同時,心也被吊了起來,忍不住為參賽者惋惜或喝彩。
因為節目鼓勵全民參與,團體參賽數量不少,老師與學生、朋友們結伴或者一家人老少前來。
不論大人還是孩子,舉著重物,翻滾跳躍,結束時常常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甚至有參賽者連續7次挑戰失敗仍沒放棄,為目標而盡最大努力的姿態,也很讓人感動。
還有一個關于節目組的故事。一組從日本九州來的參賽者做了一個很大的道具,沒辦法運到東京,最后節目組借了臺卡車開到九州,再用了整整24個小時把道具運了過來。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導演說“這是參賽者們親手做的道具,不管花多少錢我們都得搬過來。”
這檔創意爆棚又有充滿人情味與溫度節目,推薦給所有大小朋友看,見識真正的創造力,小朋友在學校參加活動時也能借鑒里面的靈感。
03
/
《戲劇新生活》
中國
適合年齡:8歲+
說起今年的國內黑馬綜藝,不得不提《戲劇新生活》。這個不搞熱搜不請流量的節目,豆瓣上有過萬人打了9.4的高分,可謂國產綜藝的良心之作。
作為國內第一檔戲劇節目,《戲劇新生活》由黃磊參與發起,找來了最著名的華人戲劇家之一賴聲川作為指導,召集了8位戲劇演員聚集在烏鎮,組成劇團,一起生活一起工作,要在規定時間之內,完成一部部戲劇的創作,并真實演出。
這檔節目將戲劇演員的日常生活狀態、排練過程等全方位地展現在大眾面前,同時10期節目更是呈現了10場精彩的戲劇。
劇團排演的第一場話劇,叫《養雞場的故事》。靈感來自法國經典繪本《不一樣的卡梅拉》。
一只叫小蘭的母雞,生活在養雞場,所有雞都告訴她,“雞,就應該下蛋”——這是雞的宿命。但小蘭不愿意,她心里惦念著大海。
一天夜里,小蘭帶著朋友送的花生、螞蟻小黑、空瓶子還有祝福,離開了養雞場,踏上了尋找大海之路。
她穿過森林、城市,在沙漠里遇見了迷路的哥倫布。就在大家都陷入絕望時,小蘭在內心聲音的引導下,帶領大家找到了大海。
簡單的道具、樸素的舞臺,卻絲毫不影響它講述著深邃的命題:夢想、勇氣與堅持自我。所有看過的人都會被觸動:誰的心里不都藏著一個“小蘭”嗎?
《雞兔同籠》,講的是一對父女的故事,用一道孩子解不開的數學題,帶出了兩個人生活中各自的困惑和難題,而最終落腳于愛;
《關于23號星球》則講了一個童年、成長與失去的故事。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失去童心的過程,你要選擇保護自己做夢的權利還是成為隨波逐流的大人?這個問題恐怕誰也逃不過。
僅僅為了這十部戲劇,這檔綜藝就非常值得看。《戲劇新生活》的劇場里,孩子們看著劇團用心創作的戲劇,或者放聲大笑或者默默流淚,眼里放著光,這也許就是戲劇的意義之一。
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愛、美、善、正義,生與死,戲劇將這些宏大的主題立體呈現在孩子們面前,引發他們思考甚至行動,從小就接觸這些命題的孩子,相信未來也會有豐盈的精神世界。
“戲劇成為生活這道高墻上的一道裂縫,雖然不起眼,但透過它,你可以看見光。”
一直以來,戲劇和劇場,都是遠離大眾的存在,希望《戲劇新生活》能夠喚起更多成人和孩子對戲劇的關注與喜愛。
04
/
《TV動物農場》
韓國
適合年齡:8歲+
《TV動物農場》是一檔韓國老牌綜藝,2001年開始播出,20年來在韓國長盛不衰,即使在中國也俘獲不少觀眾,豆瓣給出了9.6的評分。
這是一檔專業的動物紀實節目,主角們是一群小動物,狗、貓、猴子、馬、熊貓……節目組會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進行實地拍攝,每集1個小時左右,三個故事,呈現動物們的真實生存狀態,講述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情感鏈接。
3個月前,主人把一只路邊的流浪狗帶回了家。但3個月過去了,小狗始終蜷縮在家里的一個角落里不肯出來,主人用盡了各種辦法仍沒有效果。
它不會反抗、不會發出任何聲音,只是呼吸著,好像對生活不抱任何希望。
據主人回憶,剛發現這只小狗時,它瘦骨嶙峋,渾身都是瘡,守在已死掉的狗寶寶身邊。
由于重傷,主人把它送去寵物醫生治療2個月后才接回了家,但是幾個月過去了,它依舊只蜷縮在墻角。
經節目組調查后發現,小狗之前生活在狗農場,或許受到了惡劣的對待,讓它對周圍充滿了恐懼感。
為了幫助它正常生活,小狗被送到了動物康復中心接受治療,與其他狗狗伙伴們一起玩耍,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顧下,它開始信任周圍的人,并活潑起來,2周后,小狗跑向來接它的主人,依偎在她懷里,這一幕忍不住讓人落淚。
還有一只調皮的狗狗,最喜歡追著農場里的鴨子,不僅在地上追,還會追到池塘,在池塘里和鴨子們“玩”上兩三個小時;
流浪的母貓死了,它剛生下不久、才學會走路的小貓,并不知道“媽媽死了”,一直守在媽媽的尸體旁邊,自己餓得饑腸轆轆,在翻路邊的垃圾袋里發現肉,卻跑回去把肉放到媽媽的嘴邊……
動物與人類并無不同,親情、友情、愛,在它們的世界也同樣存在。
《TV動物農場》通過一個個故事,努力呈現人類探索和動物一起幸福生活的方式和積極面貌,暖心又治愈,不僅內容上十分適合孩子們看,更是非常棒的生命教育。
05
/
《可以跟著去你家嗎?》
日本
適合年齡:12歲+
《可以跟著去你家嗎? 》是日本一檔綜藝節目,曾榮獲日本民間放送連盟賞電視娛樂最佳作品獎。
這檔節目的主角是普通的素人。
節目組會到各個地方,隨機訪問趕不上末班電車的素人,以支付計程車費來換取跟隨到他們家探訪的機會,每集15分鐘左右,由簡單的對話和房間的呈現構成。
這些素人的年齡、職業和生活狀態各不相同,但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
一位看起來很普通的22歲小姐姐,從事著一份特殊的職業:入殮師,為逝去的人整修面容和身體。之所以選擇這個職業,是受到同樣從事入殮師工作的媽媽的影響。
小姐姐向節目組展示了道具,為逝者清洗頭發的精油、粉底和口紅;
哪怕是為死去的人穿衣服,也要足夠溫柔和仔細,以保證對逝者最大尊重。
每當逝者家屬對她說“謝謝”,她都能感受到這份工作的價值與重量,這也是她未來繼續這份“特殊”工作的動力。
77歲的老爺爺,不久前妻子剛因癌癥去世。
據說兩人的戀愛結婚,曾遭到了男方家人的強烈反對,原因是“門不當戶不對”,但老爺爺當年極力維護自己的愛情,甚至與家人斷絕了關系。
9年前,妻子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老爺爺一直悉心照顧著她,直至去世。
老爺爺向節目組說起了妻子的各種好:工作努力,聰明敏銳,手巧,還展示了妻子親手做的手工,掩飾不住幸福的表情。
即使妻子去世了,仍收藏著她的衣服:“扔掉了會很寂寞”;還是習慣每天對著遺照說:我起床了,我要去吃早飯了……
妻子在病床最后一段時期,老爺爺曾握著她的手說:謝謝你,10年之后去找你。
一起生活47年,沒有波瀾起伏的故事,但默默相守一生,也足以讓人為之動容。
患上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東大學霸;渴望成為公主的transgender跨性別男性;追逐模特夢的中國女孩……
這檔節目不僅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人生百態,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不論境況如何,“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平凡生活中的正向積極的力量”。
每期的結尾處,都會響起約翰列儂的《let it be》,每個人的存在,都值得被尊重。這部人情味濃厚、溫暖、真實且有正能量的節目,讓每個觀看的普通人都能收獲繼續前行的力量(因涉及的人物故事主題較多元,建議家長選擇合適的主題與孩子共同觀看)。
以上就是5部孩子可觀看的綜藝
你還看過哪些高質量綜藝?
歡迎大家留言!
如需獲取資源鏈接
請在童書媽媽公號留言“綜藝”
END
撰文/編輯 :曉理
值班編輯 :王昱 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