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病原因存在的前提下,影響疾病發生發展的非特異性因素稱為疾病的條件。疾病的條件雖然不直接引起疾病,即不是疾病發生所必需的因素,但條件對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例如,結核桿菌是引起結核病的病因,但體外環境中存在的結核桿菌并不會使每個人都發生結核病,這時條件往往影響疾病的發生率。在營養不良、過度疲勞或空氣污濁的條件下,機體對結核桿菌的抵抗力明顯降低,結核病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因此,疾病的條件是非特異性的。能夠通過作用于病因或機體促進疾病發生發展的因素又稱為疾病的誘發因素,簡稱誘因。
不良生活習慣
誘因是條件中的一部分。例如,高血壓病是腦血管意外的病因,但情緒激動、寒冷刺激、酗酒等誘因的存在,往往促進血壓的突然上升而使原有病變的腦血管破裂。因此,在疾病的病因學預防中,必須考慮條件的重要影響,積極消除誘因。
快樂最利于健康
年齡和性別也會影響某些疾病的發生,小兒和老年人易患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女性易患癔病、泌尿道感染、膽結石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男性易患動脈粥樣硬化、胃癌等疾病。
疾病的原因與條件是相對某一疾病而言的,對于不同的疾病,某種疾病的原因可成為另一種疾病的條件。例如寒冷是凍傷的原因,是感冒的條件。另外,有些疾病的發生,如高溫引起的燒傷、機械暴力引起的創傷,并不需要條件的存在。
各位看官你們都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