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優品分撥中心數字服務貿易平臺,這里聚集了全球優質外貿生態資源,讓貿易更便利、更自由;通過匯量科技的Mintegral營銷平臺,中國企業出海可更精準地觸達受眾,提高轉化率;通過眾陶聯工業互聯網平臺,眾多建陶行業的中小企業生產更為高效且降低成本……
9月3日,主題為“粵服務粵精彩”的“廣東主題日”活動在服貿會期間舉行。14個廣東省服務貿易優秀案例發布并獲授牌,廣東展團簽訂6個合作項目,意向金額近億元。梳理入選的服務貿易優秀案例可見,數字技術不僅為國際貿易賦能,也為傳統行業打通堵點痛點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
數字技術為國際貿易賦能
“近30年來,數字化發展的第一個十年以電商為主,第二個十年開始出現了跨境電商,第三個十年便是產業互聯,這些都離不開服務。”粵港澳國際供應鏈(廣州)有限公司總裁于崇剛說,該公司打造的全球優品分撥中心數字服務貿易平臺此次入選了廣東省服務貿易創新案例,通過產業互聯、信息集成互通、聚合全球優質外貿生態服務資源,為全球貨物貿易企業提供數字化場景解決方案,是服務于貿易服務的服務貿易平臺。
具體來說,于崇剛解釋道,該平臺通過產業互聯給用戶實現的價值在于全球運營決策、全域服務能力和產業競爭能力提升,同時賦能貿易服務商加快數字化轉型。平臺自上線以來,已助力貿易服務生態伙伴實現數字自由貿易港創新服務、數字金融直貸服務和在線國際結算等創新模式。
2021年至今,該平臺已對接中外企業400多個,在數字金融、通關便利化、跨境分銷等多個商業場景構筑數字化賦能服務方案,服務品類228個,服務貨值近50億元,為中外企業立足廣州、輻射世界提供助力。
以數字技術賦能國際貿易的,還有匯量科技。該公司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互動式廣告全棧服務平臺-Mintegral”案例,入選廣東省服務貿易優秀案例。“Mintegral主要是為全球的廣告商和移動發布商提供一站式的營銷解決方案,包括用戶獲取、廣告變現和創意定制。”匯量科技市場公關總監程筱凈說。
在業界看來,隨著市場變得碎片化,Mintegral的價值日益凸顯。“在長尾流量市場上,以游戲為代表的數字內容消費,正在呈現愈發碎片化的趨勢,占據用戶更多的時長。”筱凈說,開發者想要為自己的產品進行用戶增長和商業化變現,需要覆蓋的平臺不是變少而是變多了。正因如此,開發者更需要集成式、一站式的營銷和變現平臺,提高觸達受眾的規模和頻次,提升轉化率。
以數字化攻克傳統行業痛點
“我們向美國純鼎公司購買近千萬元的服務,希望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建設更加智能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降低生產損耗,提升產值和效率。”活動現場,佛山眾陶聯與美國純鼎公司簽訂大數據建模服務外貿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眾陶聯總裁蔡初陽說,美國數學建模技術全球領先,將助力公司供應鏈服務、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發展。
建模技術如何應用到陶瓷產業?蔡初陽解釋道,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這是傳統建陶產業的三大特點。“建陶行業沒有小企業,建廠最低要投入1億元。整個生產線有14道工序,最少需要220個員工,而且對熟練工的培訓提升都有很高要求。此外,對工序的質量管控很重要,出了問題產生的就是廢品。”
對于這樣的傳統產業來說,轉人、轉產、轉料、轉速都面臨很大問題。“都說‘轉產如破產’。”蔡初陽說,如果生產完全依靠勞動力,整個生產線就難以迅速協同。“一個工序的物料變化、人員變化,就會影響整個產線產品的品質,這也是很多企業產品質量不高的根本原因。”
為此,眾陶聯從覆蓋陶瓷生產全流程的900多個節點采集數據,通過數字建模技術,分析計算得出最優數據模型,幫助企業優化生產工藝、降低成本耗能。
“比如陶瓷的原材料是天然沙泥,每次購買的原材料質量并不一樣,因此后續的工序也要有相應調整。”蔡初陽說,而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生產控制系統便能在實際操作中不斷“學習”,繼而根據不同的原材料狀態,調整產線。
“我們通過數據挖掘分析,建立合理的大數據模型,通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對產線進行優化。”北京純鼎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猛博士說,“過去很多企業對采集和利用數據持懷疑的態度,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應用后發現,人工智能算法的定制化開發對產線優化發揮了非常強大的作用。
事實上,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幫助他們有效減少生產損耗,提升效率,也能適應小批量的產品轉產的需要,更好滿足市場需求,提升競爭力。“通過眾陶聯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建陶產業最大耗員,已從過去的220人,減少到155人,如果能實現全智能化,只需要22個工人即可。”蔡初陽說。
“接下來,我們與眾陶聯還將有望在物流、銷售等所有數字化的場景進行合作,實現所有產業數據的智能化,推動企業提升大數據應用水平。”劉猛說。
談及行業未來的發展,蔡初陽也希望,利用服貿會的平臺,獲取服貿會海內外的資源,解決眾陶聯圍繞建陶產業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所存在的問題,為行業多年攻關卻未能有效突破的難題,尋求解決方案。
【記者】昌道勵
【攝影】肖雄
(發自北京)
【實習生】宋可非 高悅琪
【作者】 昌道勵;肖雄
走讀雙循環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