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絕大多家庭都是女性主導,人常說有了女人家才算個家,就是這個道理。對于婆婆來說,兒媳婦“拐走了”她最親近的孩子,而且勢必會影響到她作為家庭“唯一女主人”的主導地位,加上不少老人都有封建思想,即便兒媳婦做得再好,也會把她當外人。
兒媳婦也是亦然,剛進去一個家庭,會有諸多不適應。婆婆不是媽,和自己的親媽相比,婆婆一定會有總總不是,加上很多老公的“不作為”,想要婆婆視兒媳為己出,讓兒媳向待親媽一樣待婆婆,真的非常難。
既然矛盾不了避免,當然和婆婆分開住其實,并不是最好的辦法。畢竟很多時候,婆婆還是能幫上不少忙的,就拿小孩來說,當你有了小孩之后,生活上的經濟壓力自然就比較大了,小孩子平時的奶粉、尿布和衣物就已經要不少開銷了,這個時候如果要是沒有人幫忙帶小孩,經濟條件好的不說,自然成為家庭主婦,如果只是普通的家庭的話,一方面想多賺點錢,另一方面又沒有人幫忙帶小孩,再這種境地下,會很羨慕那些婆婆能出來幫忙帶小孩的人。所以,要有先見之明,認清楚問題的本質之后我們還是要把問題解決好。這樣家庭和諧,才能萬事興。
有時候一說就要說好久,雖然一開始小玲覺得這樣相處還算可以,公公說話也是非常有文化的,但是時間一長小玲覺得好煩,有時候下班回到家吃完飯之后就想回房間躺在床上看手機,但是公公就一直老想著找她說話。
小玲的老公一個月能回來三四次,可能公公覺得小玲悶在家里怕她無聊吧,有時候婆婆是會這么對小玲講,“小玲,沒事別總待在房間里,一起來看看電視說說話。”
小玲聽了婆婆的話自然會出來一起看看電視說說話什么的,但是后來還是自己鉆進屋子里去了,小玲覺得和公婆住在一起還是挺麻煩的,雖然公婆可以幫做飯和打掃房間,如果以后生了小孩還會幫忙照看。
但是真的沒有獨處的時間,就算是有獨處的時間也會被公公婆婆說小玲太內向,不愛說話。但其實小玲覺得就這樣一個人待著不說話也不會覺得無聊,反倒是公公婆婆總要求她讓她覺得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