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乃中醫上的一個說法,至今很多人對于陽氣這一說法,都不是很明白,也就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的解決問題。現代的很多人,都存在陽氣不足的現象,因為不了解,所以就不能更好的守住陽氣,再加上一些不恰當的行為,導致體內陽氣越來越缺乏,身體狀態也是在不斷的變差。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陽氣,以及更好的守護體內陽氣,接下來本篇文章,就詳細來為大家解惑。
首先,陽氣不足是咋回事?
什么是陽氣?
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白的,從中醫理論上來說,我們人體內有陰氣和陽氣,兩種氣體,它們互相制約,也互相利用,兩者需在平衡狀態,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的運作。而陽氣,大多表現的是積極的一方,也是溫暖的代表,可以預防陰氣過重,對抗體內的寒氣,讓身體保持溫暖,少出現體溫過低、手腳冰涼的現象。而且陽氣與氣血的運行也有很大關系,如果陽氣不夠充足,就會影響體內的氣血運行,給身體帶來一些麻煩。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陽氣與臟腑的功能有著密切關系,如果臟腑功能的運行,沒有足夠的陽氣支持,就容易使得臟腑功能下降,甚至是出現損傷,影響整個身體的運作。所以說,陽氣是人之根本,陽氣受損百病來擾,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陽氣不夠充足,又是因為啥?
第一,生理性的缺乏
人體本身就存在陽氣,在不斷消耗的時候,可通過飲食、運動或者其它生活方式,來收集陽氣,保證體內的陽氣充足,一般人體消耗的陽氣,自身會轉化出來,保證體內的陽氣是足夠的,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開始衰退,就可能讓人體內的陽氣流失過快,在生活中不懂得調理,就容易出現陽氣缺乏的現象,這屬于正常的生理表現。
第二,外在因素導致
這就與幾方面有關了:
1)情緒方面,總是受到不良情緒影響,長期處在壓抑、暴躁、緊張、抑郁的情緒中,會加快陽氣的流失,還會對身體內的臟腑造成損傷,更會阻礙陽氣的運行和轉化。
2)日常習慣,經常熬夜,睡眠沒有規律的人,會阻礙陽氣生成,還可能讓陽氣流失更快。飲食上,總喜歡貪涼,還喜歡刺激性、油炸食物,長期下來,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以及氣血的運行,陽氣自然就容易缺乏。
3)盲目亂用藥,久病成醫,有的人還真以為自己經常生病,對疾病就有所了解了,身體出現疾病時,覺得自己買點藥吃吃就可以了,不用去看醫生也能行,卻不知道很多疾病都有相似癥狀,不及時的做檢查,就很難發現真正原因,盲目地亂吃藥,會給身體帶來損傷,陽氣也會被逐漸的消耗。
陽氣虛弱不充足,會有什么表現呢?
比常人更怕冷:不只是在冬季表現的很怕冷,在夏季吹空調或吹風扇時,都會比別人更怕冷,手腳總會是冰涼的,在寒冷天氣中,不管蓋多厚的被子,始終都捂不熱,身體也是冰涼的,特別是手腳,哪怕只是去上一個廁所,回來后手腳立馬就變得冰涼。
容易脾虛濕氣重:陽氣與臟腑功能運行有關,和脾臟的健康關系更為密切,如果陽氣受損嚴重,就會影響脾臟的能力,尤其是運化能力,體內的水濕無法正常排泄出去,會囤積在體內,也就會導致濕氣過重,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會有大便黏膩不易成形、水腫、舌苔黏膩。
感冒、咳嗽經常來騷擾:陽氣既然是人體的根本,與身體各個臟腑功能運行有關,就與整個健康有關系,一旦陽氣缺乏嚴重,就會使得身體的免疫系統出現漏洞,給細菌、病毒制造機會,然后人就容易生病,感冒、咳嗽很容易找上門,發現自己一段時間內,老是感冒、咳嗽,就要想辦法補足陽氣了。
其次,補足陽氣,到底應該怎么做?
動能升陽,適當運動,悄悄補回陽氣
在如今這個時代,很多人還真是很少動,基本上一天下來,坐的時間要超過一半,在陽氣缺乏的情況下,還堅持久坐,就無法幫助人體補充陽氣。想要陽氣生發出來,可以堅持做有氧運動,騎自行車、游泳、打球、打太極,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堅持下來,對補充陽氣很有幫助。
泡腳+按摩穴位,有助升陽
隔三差五地在睡前泡個腳,再對相關穴位進行按摩,能夠幫助提升陽氣。在泡腳過程中,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還能舒筋活絡,刺激相應的臟腑,讓身體變得暖和,趕走體內多余的寒氣,陽氣會慢慢生發出來。
泡完腳后,再對相應的穴位進行按摩,比如涌泉穴、氣海穴和關元穴,都能幫助補充陽氣,還能給身體帶來其他的好處。還需提示一下,盡量在11點以前做完這兩件事,對睡眠有好處,并且能更好的補充陽氣。
陽氣,對人體如此重要,真的要好好守護,希望通過本篇文章的了解,能讓更多人真正了解它,在陽氣缺乏的時候,也能早點留意到,及時的去補足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