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啞鈴媽媽
有研究指出,女性產后抑郁,出現心緒不寧的癥狀,概率是在15%-30%。很難想象,100位生產的女士中,平均會有20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感,這樣的比例之高讓人震驚。同時,也讓人在反思,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女人,在生完娃后不開心呢?
調查者隨機詢問了一些產媽,結果聽到了這樣的回答:
李女士:“我坐月子時,很受氣。家里婆婆不幫忙帶娃,老公也不伸手,我才生完娃身體不舒服,還要一夜起來五六次給孩子喂奶,整個人精神疲憊,渾渾噩噩,時間久了就覺得活著太累了。”
趙小姐:“我也想開心啊!但家里的條件太差了,我想吃點好的月子餐,卻還要看老公的臉色,總被人嫌棄,感覺特別的糟糕,很難高興起來。”
王女士:“我坐月子時,婆婆管得特別寬,比我媽都嘮叨,我又不敢跟婆婆頂嘴,怕老公太為難,硬生生把自己逼抑郁了。”
那么,在家坐月子,為什么容易抑郁?
生孩子本來是件大喜事,大家都應該挺開心,按理說產媽不應該有抑郁情緒。但是,產媽在家坐月子,確實又極容易抑郁。
總結起來,就這兩種常見原因,大家不可不知:
(一)自身因素
產后激素水平急變
很多產媽都有體會,生娃之后那幾天里,好像控制不了一樣,總愛發脾氣,看什么都不順眼。其實,這是因為生完孩子后,產后24小時內,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生急劇的變動。
專家指出,在孕媽生娃之前,體內的胎盤類固醇的釋放,會達到最高峰。這時候,孕媽的情緒大都很開心。等孕媽生娃后,激素水平下降,若自己再調節不好,就極容易會情緒失控。從本質上說,女人生娃后,本就容易抑郁。而且,有的孕媽還有遺傳性抑郁家族史,產媽就更容易抑郁了。
產媽身體不適
一個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心情是很難高興起來的。產媽剛生娃不久,有的產媽有感染、發熱的情況,會波及到情緒,容易誘發產后抑郁。
而且,情緒具有傳染性,當產媽不開心時,說話態度、做事風格,都可能會跟平時不一樣,更焦躁些。家里人很容易跟產媽產生口角,惹得大家都不高興,導致產媽更抑郁。
(二)外界因素
產媽吃得不順口,家人照顧不周
有的產媽生娃后,很不樂意吃飯,只想吃點營養餐,弄點自己愛吃的飯菜吃。但是,婆婆和老公又不夠心細,沒法按產媽的要求去做飯。產媽每頓飯吃不好,飯菜不合乎口味,滿足不了口欲,吃的營養不足,就會影響到心情,還會危及到身體恢復。產媽會感覺渾身乏力,毫無生趣,越看孩子越煩,無法擁有愉悅的心情。
另外,家里人如果不理解產媽的抑郁,又沒人樂意幫忙帶娃,什么事都要產媽一個人處理,對產媽照顧不周,產媽只會心情更糟糕,難以調整生活狀態。
不過,產后抑郁完全可以避免。我有位朋友生二胎時,就提前訂好了月子中心,她說頭胎生娃后在家坐月子,感覺不太好,家里事多,跟老公總拌嘴,跟婆婆也爭吵,二胎不想在家再坐月子了。
這一回,這位朋友去了月子中心,舒舒服服地坐了28天的月子,身體恢復得很好,孩子也被照顧的白胖有精神。
朋友說,這錢花得很值得。她也終于明白,生頭胎時的產后抑郁,都是被家人逼的了。
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可能會降低產后抑郁的風險
在月子中心坐過月子的人,都有這種感受:在月子中心,照顧孩子有護工幫忙,產媽會被人禮待,感覺有貴賓的待遇。不像產媽在家里一樣,自己要去求著家人幫忙,還要看家人的臉色。
在月子中心,三餐吃的好,產媽想加餐,只需要花錢就行。在月子中心養身體,比較清靜,產媽很少會跟家人起爭執,大家都是一團和氣的相處,產媽的心情比較愉悅。
最重要的是,產媽有自己的休息時間,有自己的自處空間,小孩子的洗澡游泳和早教,幾乎都是一條龍服務,產媽也很放心。
而且,多數月子中心,都有產后護理和產后康復,產媽大都能夠享受最合理的安排,并且心情舒暢。在這樣的環境下,產媽可以降低患上抑郁的風險,更好地度過月子期。
互動話題:您坐月子的時候,去了月子中心,還是讓婆婆照顧的呢?您覺得哪種坐月子方式更好些?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