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對于每個人都很重要,尤其是孕婦。懷孕的時候,為了胎寶寶能健康發育,孕媽天天都在擔心自己的飲食。分娩結束以后,媽媽關心的對象開始從自己向孩子轉移。
對于嬰幼兒喂養,缺乏經驗的媽媽們確實陷入一些喂養誤區,從而影響了寶寶的健康發育。不同月份的寶寶,媽媽們犯的錯誤也不盡相同。今天,妖精媽媽會根據寶寶月份,總結了幾個常見的喂養誤區,希望對各位媽媽有所幫助。
月子里的寶寶
1、忽視初乳
由于缺乏母乳喂養的經驗,很多新手媽媽看到顏色發黃,又細又薄的初乳時,會錯誤地認為它沒有奶粉有營養。
事實上,初乳雖然看上去很稀薄,顏色也發黃,但確實母乳中的精華,含有大量的抗體,可以說是寶寶出生后的第一支疫苗,因此一定不能浪費。
2、鮮奶比奶粉營養高
母乳雖然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食物,但并非唯一的食物,不能母乳喂養的媽媽也不必氣餒。不過,很多媽媽在給寶寶喂奶粉的時候,常常會錯誤地認為鮮奶比奶粉更有營養。
事實上,母乳之外最適合寶寶的食物就是嬰兒奶粉了,絕不是動物的乳汁。鮮奶中可能含有一些寶寶不能消化的營養元素,增加寶寶的腸胃負擔,反而不利于寶寶健康發育。
除此之外,嬰兒奶粉的配方除了原奶的基礎上,還會根據嬰兒的特點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使其更易于消化,更有利于寶寶健康。
1到6個月的寶寶
3、吃輔食越早越好
很多媽媽和老人常常錯誤地認為,寶寶吃輔食的時間越早越好。
事實上,新生兒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消化功能還處于發育中,過早地添加輔食會增加腸胃負擔,極易引起寶寶腹脹和腹瀉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是,母乳喂養的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不早于6個月,奶粉喂養的寶寶添加輔食的時間不早于4個月。
4、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雞蛋
雞蛋在很多人心中絕對是營養價值最高的食物,尤其是蛋黃,因此常常會成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雞蛋確實營養豐富,但不適合寶寶食用。首先,雞蛋中含有大量的鐵元素,容易引起寶寶消化不良。其次是蛋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極易誘發寶寶過敏。
在這里提醒一下各位媽媽: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應該從米粉開始。
5、奶粉要多放幾勺
在給孩子沖奶粉的時候,很多媽媽擔心孩子營養不夠,就會有意識地多放幾勺奶粉。沖調奶粉是有嚴格的沖調比例的,過濃的奶粉會導致寶寶體內水分匱乏,不但會增加寶寶腸胃負擔,還會誘發寶寶上火的問題。
6個月以上的寶寶
6、過早吃鹽
有些老人喜歡把饅頭蘸上一些菜湯給寶寶吃,看著孩子吃得津津有味,大人心里也美滋滋的。饅頭蘸上菜湯后,自然要比母乳有味道多了,寶寶才會更愛吃,但是寶寶過早地吃鹽會有2個后果:一是菜湯中的鹽分很高,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二是寶寶過早吃鹽,會讓寶寶今后的口味變重。
7、用水果代替蔬菜
在給孩子補充維生素的時候,很多媽媽會認為水果比蔬菜更好。確實,蔬菜和水果在營養成分上有很多相同之處,但兩者的差異也不小。一般而言,水果相對于蔬菜含有更高的糖分,而蔬菜含有更高的膳食纖維。如果媽媽用水果代替蔬菜,會導致寶寶體內纖維缺乏,寶寶容易出現便秘的問題。
8、用果汁代替水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很多寶寶都不愛喝水,于是很多媽媽喜歡用“喝果汁”代替“喝水”。果汁的口味酸酸甜甜的,確實比白水有味道,但是果汁含有較高的碳水化合物,容易誘發寶寶體重問題和口腔問題。
9、大骨湯能補鈣
為了孩子能有一個理想的身高,很多媽媽常常喜歡給孩子喝大骨湯,錯誤地認為大骨湯中含有大量的鈣質。而事實上恰恰相反,大骨湯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而非鈣質。除此之外,骨髓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大骨湯熬制得越久,湯中重金屬的成分就會越多。
給孩子喝大骨湯,這哪是給孩子補鈣啊,分明是在給孩子喝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