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對于家長來說,自從有了寶寶,時間總是在不經意間悄悄溜走。
昨天還是那個只知道喝奶哭鬧的寶寶,今天就已經開始咿咿呀呀地學說話,小寶寶和時間一起,給了家長數不清的驚喜。
如果說1歲前是寶寶身體以及大動作發育最為迅速的一年,1-3歲這個階段生長速度相對減慢,但這并不影響寶寶朝著成人方向快速地奔跑。
因此為了讓孩子跑得更快,家長就必須要提前為孩子的成長鋪路,像寶寶1歲后的這些發育新變化,家長最好要心里有數。
寶寶1~3歲身體發育標準出爐,家長學會判斷孩子發育的真實情況最關鍵
? 1-3歲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爸爸媽媽知道嗎?
從1歲開始,寶寶就正式從嬰兒邁入幼兒期,身體各方面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在身高和體重上面尤為凸顯。那么,你家寶寶是否達到了生長發育標準,通過下面的數值比對即可了解孩子的情況。
1歲:● 男孩 體重9.1-11.3kg 體重73.4-78.8cm
● 女孩 體重8.5-10.6kg 身高71.5-77.1cm
2歲:● 男孩 體重11.2-14.0kg 體重84.3-91.0cm
● 女孩 體重10.6-13.2kg 身高83.3-89.8cm
3歲:● 男孩 體重13.0-16.4kg 體重91.1-98.7cm
● 女孩 體重12.6-16.1kg 身高90.2-98.1cm
當然,每個孩子身體發育略有差異,在身高和體重上面也會有一定差距,只要孩子身體情況良好,那么自然不用過多擔心。相反,如果孩子超出標準值或低于標準值較大,也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問診,避免身體發育出現異常。
1~3歲寶寶發育全攻略,每周都有“新變化”,家長積極配合最關鍵
● 13-14月齡---學會獨自站立、學習走路
通常來說,1歲寶寶已經掌握了大動作發育的最后一個歷程,那就是獨自行走?;蛟S此時的他們走得還不是很穩,可小家伙還是心急的巴不得要跑起來。
這就要求家長在寶寶學步期間要當好寶寶的引導員,幫助他們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同時避免寶寶在學習行走的過程中出現磕磕碰碰的情況。
其次,這個階段的寶寶還會說一些簡單的詞,還會用一些感嘆詞來回應爸爸媽媽,并且能夠通過手勢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家長和寶寶玩耍的時候一定要多說話,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寶寶語言能力發展,還能夠幫助他們積累詞匯,為說話做準備。
● 15-16月齡---模仿爸爸媽媽做家務
這個階段寶寶又有了新變化,不僅可以在家具上面爬上爬下,還能夠摞起兩塊或者更多的積木,身體協調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寶寶也能夠理解爸爸媽媽說的話,還能用手指出相應的物體或者圖片。
最重要的是,這個階段寶寶的模仿能力極強,他們會學著媽媽的樣子去擦桌子,還可以自己拿起水杯喝水,家長可不要覺得寶寶是在胡鬧哦,這可是寶寶成長的第一步,冒昧打擊最后吃虧的還是家長自己。
● 18-20月齡---能夠自己上下樓梯
學會了走路寶寶開始變得“放肆”,他們迫切地想要展現自己的實力,這個階段已經可以扶著欄桿上下樓,雖然小短腿比臺階也沒有高出多少,但是麻利的動作一氣呵成。
除此之外,他們還能夠打開蓋上盒子、轉動門把手、翻看書籍,完全就像一個小大人。
當然,這個階段的他們語言能力也有了顯著地提升,可以清晰地叫喊爸爸媽媽,甚至還能說出幾個其他詞語。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不要吝嗇,學會多鼓勵孩子,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變得更加優秀。
● 23-24月齡---可以說出自己的名字和年齡
2歲大的寶寶走路已經接近成人,也學會了兩腳交替上下樓梯,與此同時寶寶的詞匯量也在飛速地擴充,他們可以熟練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和性別。
一些發育迅速的寶寶,甚至能夠完成爸爸媽媽下發的簡單指令。
● 28-30月齡---能跑會跳開始討人歡心
在這個階段寶寶比一歲已經有了太多的改變,現在的他們是能跑會跳,不僅可以自己騎車、玩玩具、拼拼圖,還能夠拿起彩筆畫一幅你看不懂的畫作。
最令人開心的是,他們小嘴變得特別會說,總是在不經意間讓爸爸媽媽激動得落淚。
此時家長要有意識鍛煉孩子自主吃飯、穿衣、脫鞋等技能,萬萬不可大包大攬,否則失去自主能力的孩子根本就無從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些時候家長要學會放手。
● 3歲---即將踏入新的旅程
3歲的寶寶精細動作已經相當靈活,可以用剪刀去剪紙,也可以用蠟筆去畫畫,更喜歡和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游戲、玩滑梯、跳蹦床。
另外,他們還能夠和爸爸媽媽流暢對話,甚至還有一點點話癆,總會說個不停。
此階段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就是再忙也不要忽略孩子,帶著他們外出去看風景,去和小朋友們溝通交流,再或者陪著他們一起看書、做游戲,只有再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孩子才能在安全感的包圍下變得更加獨立。
寶寶在1~3歲會引來“情緒敏感期”,家長學會正確應對才是關鍵
除了上面這些常見的變化,寶寶的心理層面也會出現一些不同,這就是所謂的“情緒敏感期”。他們除了開心,還可能大哭大鬧,這同樣是孩子最為正常的表現。
1-3歲期間孩子的情緒尤為敏感,當他們開心時會哈哈大笑,父母沒在身邊也會難過地哭泣。
家長不要下意識認為孩子哭就是不聽話,相比較于說教,家長要了解哭鬧背后的原因,從而更好地引導孩子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細心的父母總會通過孩子生長發育特點做好引導,幫助他們逐步地向成人階段過渡,一個聰明獨立的孩子離不開父母的幫助,只有家長積極配合才能讓孩子邁上一個又一個臺階。
ps:本文圖片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