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莊稼好還是樹木好#
對于農村里面的農民到底是種莊稼好還是種樹木好呢?
其實對于這幾個問題來看,很多人可能都會送一筆賬,種植糧食一年掙不了幾個錢,種植這個樹木的情況之下,如果說經濟樹木比較好,或者說她的生長周期比較快的時候,其實相對比來說,種植樹木會更加劃算。
民以食為天,糧食為主。
對于我們農民來說,最重要的是保障自己的口糧,所以在自己的口糧沒得到準確的保障之下,沒有人會愿意把土地種植樹木的。
對于國家近些年的要求來說,180,000億畝產量的紅線是不得踏破的。所以對于種糧食的情況來看,糧食種植并不是說我們個人的想法,而是出于對國家的糧食供應的責任感,才需要更多的關注糧食安全的問題。
所以作為農民來說,民以食為天,那么最終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我們自己的糧食問題。先把糧食問題解決了,那么其他的土地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或許可以獲得更好的支持。
從經濟的角度來說,種樹木更好。
從經濟的角度來講,種糧食肯定干不過種樹木的。我們都知道糧食的價格非常非常低,對于現在來說才賣到了1塊5左右,那這種情形呢種植糧食一畝一年最多也就掙個1000塊錢。那么可能種植5年才有5000多塊。
如果種植樹木那么一畝算下來,一個周期5年左右,能夠獲得的收入可能會超過1萬塊錢。
所以從經濟角度來說,種植樹木會獲得更好的經濟收入。
比如說種植水果她的周期更短,那么這種情況之下可以獲得更好更高的利潤。
全方面考慮實際的需求。
其實對于現在來說,上面要求不允許挪用耕地面積,或者說需要退耕還林。那這種情況之下就需要讓大家獲得更好的選擇性,需要全方位地考慮實際的需求。
比如說我們種植糧食那么不依靠糧食正權的情況之下,確實她的價值并不要太大。
單純的供應自己的口糧,對于農村里面的農民來說是綽綽有余。
所以不存在種莊稼好還是種樹木好,這個得看大家具體的需求,不能夠說判斷如此,她就是如此,其實各方面需要考慮的更多的是人與環境以及未來的需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