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南京,有多少人奔波在買房路上?過去,這一數字幾乎無法統計,如今卻因為公證搖號的普遍實施,終于有了明確的答案——超過30萬人!近200場搖號,將南京的8.3萬套新房一搶而空,是過去三年來的新高。在2019年,不少南京的買房人悄然發現,購房的門檻降低了,然而新房的限價卻抬高了;市場上的房源數量增多了,看得上的房子卻變少了。如果說“一城一策”是2019年南京樓市調控的主基調,那么2020年會延續嗎?限價的“天花板”是繼續抬升還是保持不變呢?這些疑問將伴隨著南京樓市進入新的一年——令買房人格外期待的2020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祚波
《愛爾蘭人》 豆瓣評分:9.0
當“裝修”成為煩惱 裝修新政給企業套“緊箍”
劇情:羅伯特·德尼羅再次與阿爾·帕西諾同臺飆戲。臭名昭著的黑幫頭目將打家劫舍輕描淡寫地描繪成了“裝修”,將殺人越貨后的清理現場美其名曰“刷墻”。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裝修煩惱也屢見不鮮。
影評:去年12月份,江蘇省高院出臺了《商品裝修房買賣合同裝修質量糾紛案件審理指南》,試圖在受理相關案件時,將買房人遇到的“貨不對板”、偷工減料、“精裝”變“驚裝”等情形,提供明確可靠的法律支持。其實,早在去年1月,南京便發布了“裝修新政”,將監管環節提前,比如規定開發商必須在銷售現場公示裝修標準和裝修評估價格,同時,規定樣板房公示的截止時間必須在項目交付后三個月以上,這些都給房企套上了“緊箍咒”。
《利刃出鞘》 豆瓣評分:8.2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新建小區需配建養老設施
劇情:一位85歲富豪小說家的“意外”去世,令這個看似和睦的家庭瞬間現了“原形”。照顧好老人的晚年生活,是人之常情,更是傳統美德。
影評:這或許便是自然資源部出臺“新建小區需配建養老設施”的初衷,不僅保障了養老服務設施的用地規模,確定較低的出讓價格,還要求各地提高養老服務設施的用地比例。南京市也曾要求開發商“像配建學校一樣配建養老設施”,規定新建住宅小區需按照每百戶20-3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用房,如果按照這一標準,一個500戶左右的普通小區,大約需配建150平方米養老用房,相當于1套產權房的大小。
《綠皮書》 豆瓣評分:8.9
近500家房企破產“慘綠”? 或許并非全部真相
劇情:電影《綠皮書》的片名靈感來源于當時出版的一本專為黑人而撰寫的旅行指南,現如今,“綠色”多用來形容股市的慘淡,抑或是企業的舉步維艱甚至破產,這不,一則“446家房企宣布破產!80%開發商死掉”的消息在去年11月傳遍了朋友圈。
影評:傳言聲稱在銷售遇冷、拿地困難等陰霾籠罩之下,承受重重壓力的房企坦言“活下去太難”,并稱“這張房企破產名單還將繼續增加”。然而,記者卻發現這份名單只占國內房企數量的0.5%,破產并不等于“寒冬”,其中還夾雜著企業重組等多種情況。房企的新生與破產本不足為奇,販售“焦慮”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并無助益。
《何以為家》 豆瓣評分:9.1
111輪,醫院用地遭“瘋搶” 保險公司要給老人一個家
劇情:當你看完整部電影,你或許便會理解《何以為家》因何以9.1分的高評穩居去年電影市場的“金字塔尖”。擁有一個家,也是國內知名保險公司的心愿,深圳的前海人壽用111輪舉牌,搶到了南京湯山的醫院用地,地價翻了近兩倍。
影評:原本以為又是一幅“定制地塊”,結果歷經三個半小時才分出勝負,湯山的這幅醫院用地樓面價達到5231元/㎡,相當于起拍價的2.7倍。有人分析,保險公司競得醫院地塊后,大概率會從事養老地產行業,其實國內已有不少保險公司正在這條路上“探索”。
《長安道》 豆瓣評分:6.3
河西熱盤不賣了? 官方辟謠:完全沒影子的事
劇情:劇中范偉的“黑化”過程并不突兀,各種“套路”運籌帷幄,一幅老神在在、“道可道,非常道”的模樣,讓人霧里看花,分不清虛假真實。這不,南京河西的熱盤華新城在去年年底也被傳出“不賣了”的小道,結果卻被官方人士否認了。
影評:之所以華新城的新房入市會令整個南京房產圈“震動”,關鍵是華新城可以稱得上河西中部名氣最響的“限價盤”。項目目前尚余170套左右房源待售。小道消息稱“因熱度過高,華新城將由政府回購作為人才房”,而房企人士則表示“完全沒有影子的事,不知道為什么會到處亂傳”,至于這批房源究竟何時銷售,現在也沒有明確答復。
《地久天長》 豆瓣評分:8.0
青奧村人才房開售 南京女博士搶得“頭香”
劇情:患難與共的兩個家庭因為一場意外被迫疏遠,隱藏的真相最終因為年輕一代坦蕩而揭開。
影評:“給人才們一個家!”這是2019年國內多個城市喊出的口號,西安、杭州、南京、廣州、武漢等等,為了招攬人才,使出了渾身解數。南京的做法則是將黃金區位的青奧村作為“博士安居房”定向銷售,去年8月推出的首批377套房源,中簽率高達94.3%。在選房現場,搶得“頭香”的是一位南京本地的女博士。去年12月,南京又推出新一批的青奧村人才房,2020年的元旦便可以報名了。
《極限逃生》 豆瓣評分:7.5
樓市促銷再現 房企恐面臨“冷熱不均”加劇
劇情:在母親的七十壽宴上,歡歡喜喜的賓客遭遇來源不明的有毒氣體侵襲,要想活命,只有拼命奔跑,極限逃生。
影評:想要活命的不止是這部韓國影片里的人們,南京的不少房企也面臨著“逃生”的需求。2019年南京樓市“冷熱不均”的現象相當明顯,久違的“一成首付”、特價銷售等傳統促銷方式再次回到房地產市場上,比如江寧某樓盤的特價房比之前低了5000多元/㎡。樓市“冷熱不均”的背后是銷售數據的慘淡,尤其是非熱門地段的樓盤,有的甚至開盤三個月后只賣出不到2成,遠遠低于房企預期。
《官方機密》 豆瓣評分:7.7
南京房價最高會賣到多少? 最大“機密”年終揭曉
劇情:一位情報機構的翻譯員發現了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夕的一份安全局備忘錄,曝光了非法間諜活動。
影評:2019年南京樓市的“最高機密”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南京“地王”、河西豪宅之一——葛洲壩南京中國府的房價究竟會賣到多少。就在2019年行將過去的最后幾天,這個“秘密”終于揭曉,官方公示的銷許價為64000元/㎡,創下南京樓市的新房價格新高,最貴的一套位于頂樓,單價89279元/㎡,總價高達3811萬。即便如此,樓盤首開后只用了3個多小時便銷售一空。
《壞家伙們》 豆瓣評分:6.5
南京學區房再爆“天價” 人為炒作不利樓市健康
劇情:韓國電影圈的硬漢馬東錫被他的影迷奉為動作片之“神”。在《釜山行》中,他只身擋住喪尸攻擊的形象深入人心,而在《壞家伙們》中,也演繹出一場善惡之間的較量。
影評:房地產市場有“壞家伙”嗎?答案恐怕是肯定的。就在2019年6月,南京靈隱路一間“老破小”的二手房,居然炒出17萬/㎡的天價,引發全民圍觀。房子是40年前的棚屋,面積只有13.2平方米,房價從168萬被哄抬到230萬。教育部門出面表示,這個“棚屋”可能無法順利入學,才平息了這場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