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臺州1月3日電(記者 范宇斌 通訊員 張亞妮)“只有健康了,福氣才會從天而降。兩只老鼠的尾巴里都藏著錢幣,寓意康寧和福氣帶來財富?!毙麓簩⒅粒憬∨_州市椒江區剪紙藝人楊計兵早早就準備好一幅剪紙作品《金鼠送?!?。其8歲執剪,鋒破紙間,在30多年的剪紙創作中,將剪紙與傳統文化、鄉土民俗融于一體。
圖為:楊計兵的剪紙作品 水水 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苯?,臺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保護項目“章安剪紙”傳承人楊計兵接受采訪時表示,越是“接地氣”的作品,越是有創作沖動,并且能創作出精品。其近期創作的剪紙作品《紅色大陳島》,便是以臺州大陳島甲午巖和墾荒隊員為原型,以弘揚大陳島墾荒精神。
圖為:楊計兵與剪紙 水水 攝今年40歲的楊計兵是椒江章安人,他從小就跟著奶奶學習剪紙,在細膩的剪紙中發揮想象力?!拔夷棠套龅氖谴汤C的花樣,樣式喜慶漂亮,別人家如果需要剪紙,就過來向我奶奶要。耳濡目染,我也學了一些?!睏钣嫳f。
學生時代,學校的校刊和黑板報需要一些剪紙裝飾,楊計兵主動承擔了這部分的任務,剪個小花樣裝飾一下。同學們看了,都贊嘆他剪得好。
圖為:楊計兵和合文化剪紙系列 水水 攝楊計兵的剪紙構思造型細膩。剪人物的時候,衣服樣式、紋路、細節,他自己都一一仔細設計?!凹艏堄凶约旱恼Z言,可能形態會更夸張、更藝術化,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睏钣嫳f。
臺州是中華和合文化主要發祥地之一。近兩年,楊計兵開始創作和合文化系列剪紙。他從傳統玉雕、年畫里找元素,設計成剪紙樣式,做了七八張和合文化系列剪紙。
圖為:剪紙作品《紅色大陳島》 水水 攝記者看到了其中一張和合文化剪紙作品,如意形狀的畫面中,和合二仙坐于正中,周圍以如意、蝙蝠、銅錢、喜鵲、祥云為點綴,底部是荷花、蓮子等喜慶元素。
剪紙看似簡單,卻離不開嚴謹與精細。剪紙創作過程一是構思,二是起稿,三是創作。制作一般需要經過起稿、剪刻、修改、粘貼、揭離、包裝等步驟。
“就拿和合文化系列作品來說,稍微簡單些的,五六天可以做一張,復雜一點的要做半個月,有些更精細的,從設計到成品,需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睏钣嫳f,“剪紙藝術讓我的內心變得越來越平靜,讓我對臺州大地的文化風情越來越有興趣?!?/p>
除了反映民俗風情的作品,楊計兵的作品還關注城市建筑、鄉村古郡。
2008年初,臺州白云閣建成以后,楊計兵用了一個多月的工夫,創作出剪紙作品《秀色白云閣》。這幅作品主景是高聳挺拔的白云閣,四周綠樹環繞,天空白云飄飄,用平面的剪紙表達出立體的透視感,體現了高超的剪紙技藝。
在楊計兵看來,臺州是山海水城,每個地方的剪紙工藝,各具特色。
“溫嶺剪紙以海洋、人物與團花為主要題材,獨具海洋文化風格;臨海、黃巖剪紙則傾向于刻畫人生百態。而椒江剪紙多以民俗題材為主,表現本土人文風情,如送大暑活動、婚嫁等常常成為我的靈感來源?!闭劶拔磥?,楊計兵想把剪紙藝術帶出國門,讓更多人欣賞并理解中華文化。(完)